东风已满岘山堂,并辔寻芳客思长。
逸老何年遗杖舄,怜春是处有壶觞。
林间疏磬传清梵,草际丰碑卧夕阳。
故国菟裘浑未卜,他乡风物且徜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意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东风已满岘山堂”,点明时节,渲染氛围,为下文写诗人与同游者相邀寻芳作铺垫。“并辔寻芳客思长”,是说在春天的美景中,诗人与朋友结伴而行、共同欣赏春光。“逸老何年遗杖舄,怜春是处有壶觞”,这是说当年东晋王右军(王羲之)弃官后到会稽山阴隐居,自称“山阴一尉”,过着“出则渔樵江渚间,入则松竹散人,清流可以濯缨”的生活,而今天他的朋友也像王羲之一样,在岘山堂前留连忘返。这一句既是对前一句的回应,也是对诗人自己身世的一种抒发。“林间疏磬传清梵,草际丰碑卧夕阳”,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林间的寺庙里传来清脆的磬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草丛之中,一个丰碑横卧在夕阳之下,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故国菟裘浑未卜,他乡风物且徜徉”,诗人感叹自己如今身处异地,不知故乡何时才能回归,只能在异乡尽情享受眼前的美景。
【答案】
译文:
东风已满岘山堂,我与友人一起骑马追寻美丽的春景。
你可知当年东晋王右军(王羲之)弃官后到会稽山下隐居,过着“出则渔樵江渚间,入则松竹散人,清流可以濯缨”的闲适生活吗?如今你也像王右军一样,在这里留连忘返。
那林间的寺庙里传来的清脆的磬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草丛之中的那个丰碑横卧在夕阳之下,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我感叹自己如今身居异地,不知故乡何时才能回归,只能在异乡尽情享受眼前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同僚出游岘山时所作。首联点明时令,渲染氛围;颔联追忆往昔,以古人自况;颈联描绘眼前景色;尾联抒写羁旅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隽永,耐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