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同赋帝京篇,一判风烟几十年。
江上暮云寒自结,天涯明月夜谁怜。
吟踪欲遍三山外,醉眼应空六代前。
亦识仙曹多丽况,新诗可少故人传。

【诗句注释】

  1. 寄留都比部陈次岩:寄,托付;比部,指中书省的比部司,即吏、户、礼、兵、刑五部;陈次岩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曾任中书舍人。
  2. 一判风烟几十年:判,判分;这里形容岁月漫长。
  3. 江上暮云寒自结:暮云,指傍晚天空中的云;结,凝结成块。
  4. 天涯明月夜谁怜:天涯,比喻遥远的地方;明月夜,指明亮的月光下。
  5. 吟踪欲遍三山外:吟,指吟诗作赋;三山,指蓬莱山、方丈山、瀛洲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欲遍,表示想要全部走遍的意思;吟踪,指诗的足迹;三山外,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6. 醉眼应空六代前:六代,指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应空,应该没有;六代前,指很久很久以前。
  7. 亦识仙曹多丽况:仙曹,指仙人或神仙的世界;多丽况,意思是丰富多彩。
  8. 新诗可少故人传:新诗,指新的诗词作品;故人,指老朋友;传,传播、流传。
    【译文】
    寄语留在都城做官的同僚陈次岩,他写的信非常夸赞他的署中之胜
    我在公车里同你一起赋了帝京篇,一别已经过了几十年
    江上的暮云寒冷自然凝聚,而天边明月在黑夜里谁能去怜惜
    我将要游览的足迹遍布三山以外的地方,醉眼之中应当空出六代以前的风光
    我也认识那些仙人的世界多么丰富多彩,你的新诗可以较少地传给故人
    【赏析】
    此诗以“寄留都比部陈次岩”为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次岩的问候和关心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京城任职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江上暮云寒自结,天涯明月夜谁怜”两句尤为精彩,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人转入自己的创作领域,以“吟踪欲遍三山外”一句,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最后,诗人以“亦识仙曹多丽况,新诗可少故人传”一句收尾,既表达了对友人新诗的喜爱和赞赏,又强调了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地位。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有对生活的感慨之情,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豁达的心态。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联,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