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干荷叶”的出处不明确,一般被认为是自创的别称。根据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义,这个词牌源自于宋朝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干荷叶》诗,该诗在后世流传甚广。
该诗词如下:
江南江北风兼雨,草色烟光残照里。
半路行人消瘦马,日边时令催寒食。
春风已解春愁。
却倚栏杆弄危阑,凭高回首暮云连。
从这首诗来看,“干荷叶”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空无所得”的感觉的词牌名。“干荷叶”,字面上虽与“半路行人消瘦马,日边时令催寒食”中“寒食”有关联,然而更多地用来形容一种精神上的空虚。
这种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比如在宋末诗人陈亮的诗作《春游》中有:“独归江上望飞龙,干荷叶晚云初起。”
“干荷叶”的正式词牌名称是“寒食”,但因为这首诗句题为“南朝》,因此也可以解释为” 南方的寒食;或可意会为江南地区的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