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荷叶,映枯蒲。柄折难擎露。藕丝芜。
倩风扶。待擎无力不成珠。难盖宿、滩头鹭。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物抒情,通过描写荷花、蒲草、荷叶、藕丝等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忧国之情。“干荷叶”,即枯萎不茂的荷叶;“柄折难擎露”是说干枯了的荷叶,即使有支撑,也难以承载露珠;“藕丝芜”,即藕丝长而杂乱,无法整理;“倩风扶”,即借助风力来支撑;“待擎无力不成珠”,意思是说,虽然借助风力支撑,但仍然不能成为明珠;“难盖宿、滩头鹭”,意思是说,难以遮蔽栖息于沙滩上的白鹭。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以荷叶的枯萎与白鹭的栖宿作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答案】
(1)译文:干枯的荷叶,映衬着干枯的蒲草,即使用力支撑,也难以承载露珠。那像藕丝一般长而杂乱的白鹭啊,怎么也无法整理?
(2)注释:干荷叶——指枯萎不茂的荷叶
(3)赏析:①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荷叶的枯败和白鹭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②本诗写景,却融情入景,情景交融。③本诗在构思上别具一格,以荷叶的枯败来比喻自己的失意,以白鹭的栖宿来比喻自己的隐居,以荷叶支撑露珠来比喻自己为国出力,以荷叶无法收拾藕丝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这些内容都集中地表现在“荷叶”“白鹭”“撑”“擎”“露”“巢”这几个词语上。④本诗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开头两句直接点题,中间三句写景,最后两句议论,这种结构安排既突出了主题,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