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望雨雨微茫,百丈飞埃接帝乡。
惆怅马兰当径萎,摧残杨柳对人苍。
太行日落孤云散,朔漠风光五月凉。
幸有同官于定国,时艰欲济话联床。
【注释】
- 青县道中:在河北青县一带的路上。同于明府:与同僚一道。于明府:指于定国,时任青州太守。
- 忧旱:为干旱发愁。
- 千门望雨:成千上万的人盼望下雨。雨微茫:雨下得不大。
- 百丈飞埃接帝乡:百丈高的尘埃与皇宫相接。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
- 惆怅马兰当径萎:马兰草长在路边,因天早而枯萎。
- 摧残杨柳对人苍:柳树的枝叶被风摧折,显得苍老。
- 太行日落孤云散:太阳落山时,只剩下一片孤零零的云彩。太行: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 朔漠风光五月凉:北国沙漠的风光和五月凉爽的气息。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 幸有同官于定国:幸好有同僚于定国在。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当时作者任监察御史,出使回纥,途经青州,故有此作。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景,尾联抒怀。
首联“千门望雨雨微茫,百丈飞埃接帝乡。”诗人描绘了一幅春雨蒙蒙,百丈尘土遮望眼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忧旱之情。“雨微茫”暗示着久旱不雨,百姓饥寒交迫的凄惨情景。
颔联“惆怅马兰当径萎,摧残杨柳对人苍。”诗人以马兰草和杨柳为例,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影响。“惆怅”一词,表现了他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颈联“太行日落孤云散,朔漠风光五月凉。”诗人将镜头对准了天空,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景色。“朔漠风光五月凉”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幸有同官于定国,时艰欲济话联床。”诗人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现状的看法。他希望国家能够渡过难关,实现繁荣富强。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元和五年春天的干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