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如酒着人迷,漫把霜毫取次题。
山北山南春雨歇,隔林红日鹁鸪啼。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如酒:比喻像美酒一样令人陶醉。着:沾、浸。人迷:使人心醉。漫把:随意地,随便地。霜毫:指笔。取次:随意、随便。题:题诗。

山北山南:泛指山的两侧。春雨歇:春天的雨水停了。隔林红日:隔着树林传来的太阳声音。鹁鸪啼:鹁鸪鸟的鸣声。

【译文】

美好时光使人陶醉,随意在纸上题诗。

山的北侧和南侧春雨停息,隔着树林听到鹁鸪鸟的叫声。

【赏析】

《安兴道中次王黄门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绝组诗。此诗描绘的是一幅春日山村图景,以“山北山南”来代指山之两侧,以“隔林红日”来形容鹁鸪鸟的声音,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写诗人漫步于山间小道上,欣赏着春日美景,沉醉不已。这里的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如同醇美的佳酿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诗人用“如酒着人迷”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美好时光给人带来的愉悦和陶醉感。接着,诗人又用“漫把霜毫取次题”一句,表达了自己随意挥墨、抒发情怀的愿望。这里的霜毫指的是毛笔,取次则表示随便、随意,意味着诗人想要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中间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山北山南春雨歇,描绘了一幅山水相间、春雨初晴的美丽画面。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春雨过后山色更加秀丽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隔林红日,则形容了太阳从树林中穿透而出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太阳以生命力,使其更加生动可爱。

最后一句则是对声音的描绘。鹁鸪啼,是一种鸟类的鸣叫声,通常被用来表达乡愁或思念之情。这里用“鹁鸪啼”来形容从树林中传出来的声响,既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的气息。

此诗通过对春景、自然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山村图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