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浥岚光先雨润,树酣江气未秋丹。
飞流千尺凭阑外,并作萧萧六月寒。
【注释】
山阁:指山中的亭阁。岚光:指岚气,即山间云雾。先雨润:比平常的雨要早到来些。树酣江气未秋丹:指树荫下江水蒸气弥漫如丹砂一般。飞流千尺凭阑外:瀑布从楼上飞泻而下,有如千里之外。并作萧萧六月寒:指瀑布声与六月的凉风相互交融。
【赏析】
首句“衫浥岚光先雨润”,写山中亭阁之景。岚光,指山间云雾。这句诗写山中亭阁在雾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幽秀丽,仿佛被山间的雨露润泽了一样。“衫”字是诗人自喻,以衣衫湿润比喻自己的心境。
次句“树酣江气未秋丹”,写江边树木沐浴在江水蒸气之中,仿佛在酣睡。这里的江气,不仅是指江上的热气,还包括江边的湿气和远处山林的气息。而“丹”字,用得极为巧妙。丹,在这里并非指真正的红色,而是形容色彩鲜艳、光泽艳丽。所以这里的“丹”,实际上是形容江边的树木在江气的影响下,色彩变得更加艳丽。
第三句“飞流千尺凭栏外”,写瀑布从楼外飞泻而下的场景。这里,作者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瀑布的高度夸大到了极致,仿佛它从千尺之外飞泻而下。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动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并作萧萧六月寒”,则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时节的景象。这里的“六月”并非实指农历六月,而是用来形容炎热的夏天。而“萧萧”二字,则用来形容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因此,这里的“萧萧六月寒”,实际上是说在夏日炎炎之时,却意外地感受到了一丝凉意,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既有山水之美,又有自然之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亭阁、树木、瀑布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