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钟动曙光生,隐隐初闻柳外莺。
风静御炉香篆细,日高斧座衮衣明。
螭头陛拥黄麾仗,豹尾班联白玉珩。
最喜君王勤庶政,苍蝇声里问鸡鸣。
诗句释义:
未央钟动曙光生,隐隐初闻柳外莺。
“未央钟”指的是宫廷中的一种大钟(钟声通常在清晨响起以警醒人们开始新的一天),“曙光生”描绘了晨光破晓的景象。“柳外”暗示着春天的景致,而“莺”则指春日里鸣叫的黄莺。风静御炉香篆细,日高斧座衮衣明。
“香篆细”形容烟雾缭绕中点燃的香烟袅袅上升,形成细长的烟雾线。“斧座衮衣明”描述皇帝身着华丽衮服,坐在高位上,衣服上的装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螭头陛拥黄麾仗,豹尾班联白玉珩。
“螭头”是古代帝王车驾上的饰物,这里指皇帝的车辇。“陛拥黄麾仗”形容随侍在陛下的武士手持黄色旗帜,威严地站立。“豹尾班联白玉珩”则是指官员们身着华贵的服装,腰间佩带着白玉珩带。最喜君王勤庶政,苍蝇声里问鸡鸣。
“勤庶政”表达了君主勤勉治理国家政事的形象。“苍蝇声里问鸡鸣”通过比喻的方式,暗示了君主如同勤奋的蜜蜂在勤劳地采集花蜜(即治理国事)同时,也在聆听着鸡鸣之声(提醒自己要早起)。
译文:
早晨,未央钟声响彻,曙光初现时,我隐约听到柳树外传来黄莺清脆的啼鸣。
宁静的空气中,皇宫内点燃的香烟袅袅升起,烟雾细腻如丝;阳光照耀下,皇帝身穿华丽的衮服,其光辉映照得更加明亮。
皇帝的车驾上守卫森严,手持黄旗的武士列队守护,威严而庄重;朝臣们或穿锦衣玉带,或佩戴珩玉,各持仪仗,彰显尊贵。
最令人喜悦的是,君王如此勤恳地管理国家大事,仿佛忙碌的蜜蜂在采花酿蜜的同时,也不忘倾听那报晓的雄鸡之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君主勤政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清晨场景的描绘、对皇家仪仗和服饰的描述、以及对君主勤政行为的赞美,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政治画卷。诗中的“早朝”、“未央钟”、“风静”、“日高”等词汇,都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政治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君主勤政的赞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如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和谐秩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