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何年散,江云此日开。
花明子石出,涧滴乳泉来。
拨溜珠挑杖,归樵翠拂台。
翻经人去后,讲坐久尘埃。
【注】
法雨:佛教用语。指佛法的滋润。
何年散:何时散。
江云此日开:即“何年何月”。
花明子石出:花在石头上开放。
涧滴乳泉来:山涧有泉水流来。
拨溜珠挑杖,归樵翠拂台:形容山林中的人归来。
翻经人去后:佛经被翻过的人已经离去
讲坐久尘埃:讲经说法的地方久无打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南京一处名胜古迹雨花台的咏唱,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雨花台美景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写雨花台的美景,描绘了春雨洒落的景色和江水流淌的气势,给人以宁静、清新之感。
第三句描绘了雨花台上的花朵在阳光下盛开的情景,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气息。
第四句则是通过听觉的描写,描绘了雨花台上的溪流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五句则运用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雨花台上的景色,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使人陶醉其中。
第六句则是通过动作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归来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最后一句则是通过对过去与现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雨花台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