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耸矗碧山头,顶上藤萝老树秋。
天宝乱离经过未,开元遗迹尔还留。
月临七级彬亭冷,影浸孤城碧水流。
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

注释

1 浮图耸矗:描述高塔矗立的壮丽景象。

  1. 碧山头:指的是山顶,用“碧”来形容其颜色。
  2. 顶上藤萝老树秋:描绘塔顶长满了藤萝和老树,秋季的景象。
  3. 天宝乱离经过未:暗示历史变迁,特别是指唐玄宗在天宝年间的政治动荡。
  4. 开元遗迹尔还留:指代唐朝的开元时期留下的遗迹,仍然可见。
  5. 月临七级彬亭冷:月亮照耀在七层高的彬(音“bīn”,古地名)亭上,显得非常清冷。
  6. 影浸孤城碧水流:塔的影子映照在孤独的城墙上,以及清澈的河水中。
  7. 问道阶梯何事废:提问为何废弃的阶梯仍然存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曾经用于登塔或参观的阶梯。
  8. 只缘高处客心愁:由于位置高而让人感到孤独和忧愁。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座位于山顶的古塔,及其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关系,来表达对历史变迁和文化遗迹的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交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处所感之情的细腻表达。

首句“浮图耸矗碧山头”,以“浮图”即佛塔为描写对象,强调其在高山之巅的位置,突出了塔的雄伟与高耸入云的形象。接着“顶上藤萝老树秋”,则转入塔的具体景观,藤萝缠绕、老树参天,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岁月痕迹的自然画面。

接下来两句,“天宝乱离经过未”,反映了历史背景,暗指唐代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如天宝年间的政治动荡,而“开元遗迹尔还留”,则表明尽管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一些遗迹依然保留了下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月临七级彬亭冷”,通过月光映射到七层高的亭子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孤独感受的共鸣。而“影浸孤城碧水流”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孤独感,水波与塔影相互映衬,增加了一种空灵和遥远的感觉。

“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塔阶梯被废弃原因的好奇以及对高处孤独的感伤。这不仅是对古迹的惋惜,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表达了对高处不胜寒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通过对古塔的描绘,结合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个人情感的体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