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汤浴罢不胜衣,一曲菱歌百两归;
自是合欢怜子夜,玉山对倚照罗帏。

【注释】

兰汤:古代的一种浴名。合卺:古代婚礼中,新郎新娘用一个杯子共饮一杯酒作为结为夫妇的标志。

对倚:面对面地靠在一起。

罗帏(wéi巍):织成的细绢帐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诗。诗人在七夕之夜,以酒会友,以歌助兴,与友人共度良宵,抒发了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和向往。首句“兰汤浴罢不胜衣”,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诗人沐浴后,换上了轻盈的衣衫,不禁陶醉其中。第二句“一曲菱歌百两归”,则表现了诗人欢快的心情,歌声悠扬,仿佛有百两之重。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七夕夜晚的美丽景色和欢乐气氛。

第三句“自是合欢怜子夜”,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珍视和向往。他认为七夕之夜,正是恋人相会的最佳时机,因此他特意邀请好友来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这句诗既点明了七夕之夜的主题,又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玉山对倚照罗帏”,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在月光下相对而立,宛如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玉山,互相依偎着,共享那份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对月夜下的浪漫场景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又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