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大嚼饱公卿,终是西山饿骨清。
昨日醉眠秋影下,小风吹得紫须横。
注释:虽然我不曾大口地饱餐过公卿之食,但终究是西山上的饿骨清高。昨天喝醉后在秋天的影子下小憩,被微风一吹,我的胡须都被吹得乱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首句“虽无大嚼饱公卿,终是西山饿骨清”描绘了诗人不贪恋权位、追求清高的生活态度。第二句“昨日醉眠秋影下,小风吹得紫须横”则描绘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慵懒和享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虽无大嚼饱公卿,终是西山饿骨清。
昨日醉眠秋影下,小风吹得紫须横。
注释:虽然我不曾大口地饱餐过公卿之食,但终究是西山上的饿骨清高。昨天喝醉后在秋天的影子下小憩,被微风一吹,我的胡须都被吹得乱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首句“虽无大嚼饱公卿,终是西山饿骨清”描绘了诗人不贪恋权位、追求清高的生活态度。第二句“昨日醉眠秋影下,小风吹得紫须横”则描绘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慵懒和享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及赏析 出门 - 释义:出门,意味着外出、离开家门。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可能是思乡、寻友或其它)而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住所,开始了新的旅程。 何处问西东 - 释义:此处询问的是目的地或方向,意指“向何处去”、“去哪里”。 - 赏析:通过询问,表现出一种迷茫和求知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乾坤亦醉中 - 释义:乾坤,常用来指代天地
诗句: 1. 山客春长醉,日高呼乃醒。 - 译文:山里的客人春天常常沉醉在美酒中,太阳升高时他才醒来。 - 注释:山客,指居住在山中的隐者。春长醉,春天常常沉醉在美酒之中。日高,太阳升高。呼乃醒,醒来后呼唤自己。 2. 抱沙溪鸟白,饲叶野蚕青。 - 译文:抱着沙滩上的小溪鸟白,喂着树叶上的野蚕青。 - 注释:抱沙溪,抱着沙滩上小溪的清澈水流。鸟白,白色的小鸟在沙溪边栖息。饲叶,喂食叶子上的野蚕
【注释】 杨光禄致仕归乡:杨光禄辞官回家。 平生付公论,履道有神明:一生的功过,都交给公正的人评说。履道:遵行正道。 世感朝云灭,心归春草生:世人只看到朝云消失,而看不到春天的草木生长。 走沙迎故吏,啼树候残莺:在沙漠里跑着迎送过去的官吏,树上的鸟儿叫着等待逝去的春天。 试问馀年事,湖山无尽情:试着问问自己,还有多少事情可以做,还有多少心情能去欣赏大自然的美。 【赏析】
诗句释义 1 “白璧名方重” - 这里指的是珍贵的玉石(白璧),因为其价值高,所以名声大。 2. “黄金用未舒” - 指黄金尚未完全被利用或使用。 3. “欲将南去舸” - 准备向南去的船只,可能意味着即将离开或前往南方。 4. “收载北游书” - 携带着北方游历的书籍,可能表示将要进行一次旅行或学习。 5. “碧草莎鸡候” - 描述一种等待的景象,可能是在等待着某个特定的时刻。 6.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芒履去无痕,何人割晓昏。 - 芒履去无痕:形容行走时脚步轻盈,不留痕迹。 - 何人割晓昏:比喻诗人的才华横溢,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变化,不受外界干扰。 第二句: 只疑吾梦寐,别在一乾坤。 - 只疑吾梦寐:诗人怀疑这一切是否只是自己的梦境,表达了一种虚幻和现实的交织感。 - 别在一乾坤:意味着诗人将这种美好的境界与现实世界分隔开来,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句:
【注释】 谩说:空自说。蘧然:形容人精神恍惚、失神的样子,这里指归隐。一系匏:系在葫芦上,比喻归隐生活。我离天渐远:意喻远离尘世,身与天齐。秋与寺争高:秋天的山比寺还要高,意喻诗人对山林的喜爱。涧底云长闲,人间梦亦劳:涧底的水云长年不散,人们做梦也很辛苦。餔啜(qiè chuò)近蛴螬(qī táo):吃不饱,接近虫蚁。 【赏析】 此诗首句“谩说归来好”,是说自己虽然归隐,但并不快乐
岁月有今数,乾坤多此身。 恶怀时避客,梦语夜惊人。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释义:岁月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已是今日,我身在天地之间,却感到孤独无助。心中充满对时光的厌恶,夜晚常常梦见自己被惊醒,醒来后心绪烦乱。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注释:浅道难以回到古代,陈年的大米也不再新鲜。没有人可怜我这个老病之人,只能在黑暗中度过余生。 赏析
【注释】京师:今北京。沈署丞:指沈约(字休文)曾任吴兴太守,后为江州建平王参军。宜兴:今属江苏。“停杯”二句:言虽然离京城近,终不忘水云之恋。 【赏析】《送沈约归宜兴》是送别诗。此诗的开头四句,点明送别时间、地点和原因,交代了沈约这次回乡的来由。诗人在饯行席上设宴,但酒不醉人,话也不投机,只好把话题一转,转而谈论天象星宿之类。接着写江南水乡春景:“野涨通朝扈,春山结早蚕
注释: 1. 刘向:指刘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刘义庆,字季叔,彭城人。刘熙:即刘义庆的儿子刘熙,字休文,彭城人。 2. 老:指年老。 3. 疏公:指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和官员颜之推。志未迂:意谓他的志向没有变。 4. 甲科: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即状元。三戍后:三年后。 5. 劳伐:指战争。 6. 海物怀鲜错:意思是对海上的鱼虾珍美感到怀念。 7. 川流送小车:意思是河流像在送别小车一般
【注释】 陈氏:《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六》中,李邕曾向陈子昂学习诗文。竹林:《诗经·小雅·北山》:“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郑玄笺:“行道之人,其志在竹,故采其茎以为酒器也。” 译文: 瘦弱的竹子挺立着诗骨,苔藓圆盘献出酿酒钱。 水光摇曳地上,天影映照书前。 岁月老去无千岁,残题又过十年。 稚儿似懂诗意,伴我睡在笋根下。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诗以竹、苔
【注释】 春风随人出东城,贵客曳踵(yǐ zhǒng)不肯行:春天的风吹着行人走出了东门,尊贵的朋友拖住了脚步不肯离去。 有人短褐无羁管,脚踏飞花听鸟声:有的人穿着粗布衣服,没有缰绳束缚,他踏在飞花上,倾听鸟儿的鸣叫。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外春野中漫步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春风送暖,吹动游子心弦,引起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两句写游子与友人同游春野,而友人却迟迟不肯离去
【注释】繁梅:多梅花。晴日:晴朗的天气。画屏:画有山水的屏风,这里指诗题中的“郡斋”。庞公:指庞统,字士元,三国时蜀人。陇头天:指陇山之巅的天气。 【赏析】《郡斋述怀》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当时作者任太常博士、兼权直阁院。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远的山村风光图。首联写诗人身处幽雅的郡斋中,面对画屏前盛开的繁梅,不禁想起陇上那片清幽的田园;颔联则从眼前之景联想到昔日在陇上骑牛的往事
诗句释义: 1. 不随桃李堕芜莱: 这句诗表达了松树不向桃李等植物那样,在世俗的风华中凋零。这里的“桃李”通常用来比喻那些繁华易逝、容易屈服于世俗诱惑的人或物。而松树则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独立的精神。 - 注释: 桃李:指桃花和李花,通常代表世俗的美好与短暂。 - 赏析: 通过对比桃李的易衰和松树的恒久,诗人强调了松树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 2. 五百年长亦壮哉:
题画 绝巘犹堪安古寺,闲居定不著忙人。 胡僧一只西来脚,冢岭山头正出神。 注释: 绝巘:高耸的山脊。 安:安置、建造。 冢岭:指坟墓所在的山。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画中的场景:一座高山之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周围环境幽静祥和。诗人感叹于这幅画所描绘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指出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无法享受到这样的生活
【注释】 合和驿:地名。 弥望:满眼,遍布。 当时战血:指战争时期流血牺牲。有:存在。 馀腥:残留的腥味。 白土:这里指白色的土地,比喻战场。 经年:一年之后。 青:青色,泛指草木茂盛之色。 遗民:指战争中的幸存者。 夕阳:傍晚时分。 掘芜菁(wú ɡānɡ):挖掘野菜。芜菁即野芥,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抒发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合和驿南望”点明地点
【注释】 一真:指道教的“真空”概念。抱朴子:《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的著作。 渐觉雕龙世事非:雕龙,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打坐溪边照真影:打坐,指静坐。溪边照真影,意为在溪边静坐时,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年来啖菜也丰肥:啖(dàn),吃的意思。丰肥,形容食物丰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生活态度。首句“已随抱朴子同归”,意味着诗人已经追随道家的抱朴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