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瘦立诗骨,苔圆献酒钱。
水光摇地上,天影到书前。
老景无千岁,残题又十年。
稚儿如解意,伴我笋根眠。
【注释】
陈氏:《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六》中,李邕曾向陈子昂学习诗文。竹林:《诗经·小雅·北山》:“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郑玄笺:“行道之人,其志在竹,故采其茎以为酒器也。”
译文:
瘦弱的竹子挺立着诗骨,苔藓圆盘献出酿酒钱。
水光摇曳地上,天影映照书前。
岁月老去无千岁,残题又过十年。
稚儿似懂诗意,伴我睡在笋根下。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诗以竹、苔、水三物起兴,引出了对人生和世事的种种感慨。首句“饮陈氏竹林刻诗”,写自己曾在陈氏家中饮酒作诗。次句“竹瘦立诗骨”,用竹来比喻自己的诗歌,表明诗歌就像竹子一样,虽然瘦弱,但有骨气。第三句“苔圆献酒钱”,以苔藓的形态来比喻自己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的珍视。第四句“水光摇地上”,以水光的摇曳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迷茫。最后两句“老景无千岁,残题又十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尾联“稚儿如解意,伴我笋根眠”,以稚儿的无知和幼稚来反衬诗人的成熟和睿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自豪。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