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公乡里亦升堂,鼓箧云山问道忙。
浦雨梅风南国路,万蛙声里到襄阳。
【解析】
题王从事南游卷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德公乡里亦升堂”中的“德公”指梅尧臣;次句中“云山”,暗指梅尧臣隐居之所。第三句“浦雨梅风南国路”,暗含“万蛙声里到襄阳”之意,意谓诗人在赴襄阳途中,一路经过江南水乡,听万蛙齐鸣,不觉到了襄阳,暗含旅途之劳顿与辛苦。第四句点出诗人此行的目的,意谓此次南下,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抱负。
【答案】
译文:德公(梅尧臣)的家乡也很有名气,我这次来参加科举考试,也像他在云山问道一样勤勉地读书。我一路跋涉来到江南水乡,听到青蛙的叫声才到了襄阳。赏析: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家,欧阳修的好友,人称“欧苏门下四学士”之一。其词风格婉约而含蓄蕴藉,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情味,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细腻生动。本篇是梅尧臣的一首七言律诗。
第一句“德公乡里亦升堂”,写的是梅尧臣的故乡名声很大,作者自谦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德公那样登堂入室,但也是学有所成。第二句“鼓箧云山问道忙”,写的是梅尧臣隐居于云山,经常向山中老人请教。第三句“浦雨梅风南国路”,写的是在江南水乡路上,听到蛙鸣才到达了襄阳。第四句“万蛙声里到襄阳”,写的是通过万蛙之声的提示,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襄阳。全诗意境清幽、清新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