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耽迂僻,公今亦惮烦。
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
桑扈春前枕,蜣螂雨后门。
更求人境外,山水谢公墩。
注释:
- 我性耽迂僻,公今亦惮烦:我性情孤僻,你如今也害怕麻烦。
- 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地势偏远如同隔着一堵墙,溪水弯曲使得乡村更加幽静。
- 桑扈春前枕,蜣螂雨后门:桑树丛生的春天里,可以当枕头;雨水过后,蜣螂筑巢的门口。
- 更求人境外,山水谢公墩:更想寻找到人间之外的地方,山水间的谢公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远离尘嚣、寻求隐逸之地的诗。首句“我性耽迂僻”,表明作者性情孤僻,不喜繁华。次句“公今亦惮烦”则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想要逃避。第三句“地偏如隔壤,溪曲愈深村”,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地势偏僻,如同隔在两个世界之间,溪流曲折使得乡村更加幽静。第四句“桑扈春前枕,蜣螂雨后门”,通过描绘桑树和蜣螂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更求人境外,山水谢公墩”,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如山水间的谢公墩,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