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石鼓歌,有庙徒嵯峨。
庙兹不复见,草色迷闲坡。
卓哉魏夫子,千古名不磨。
胡鬼无踪迹,吾道盈江河。
稂莠不复蠹,膏腴育嘉禾。
我生喜有依,莲池挹馀波。

过石鼓庙

石鼓庙,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相传是古代刻有《石鼓文》的石鼓,为周宣王时大臣太史儋所作的乐歌辞,后被刻在石鼓上,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立石鼓书院于石鼓山,并建碑铭其文。石鼓山又名“嵯峨山”。

不见石鼓歌,有庙徒嵯峨。

不见石鼓歌,意思是:再也听不到那石鼓的歌了。石鼓歌,是古代歌颂石鼓的内容。嵯峨,意为高峻、耸立。

庙兹不复见,草色迷闲坡。

石鼓庙已经不见了,周围的草木丛生。庙兹,指的是石鼓庙。兹,代词,此。闲坡,指石鼓山上的山坡。

卓哉魏夫子,千古名不磨。

魏夫子,即魏源,字源深,号默深,湖南邵阳人。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卓哉,意为卓越非凡。名不磨,意为名声永存。

胡鬼无踪迹,吾道盈江河。

胡鬼,指那些邪恶势力和腐败分子。踪迹,意为行踪。吾道,指自己的思想学说。盈,意为充盈、充满。

稂莠不复蠹,膏腴育嘉禾。

稂莠,指野草杂草。蠹,通“蠹”,蛀蚀之意。膏腴,指肥美的土地。育嘉禾,意指滋养出优秀的人才。

我生喜有依,莲池挹馀波。

我生,指作者自己。莲池,指莲花池塘。挹,意为舀取。馀波,指剩余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游览石鼓山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