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烧檠多更长,金缸列钱绕屋光。
红荧朱烬耿欲灭,酒酣试问西堂凉。
美人矜醉炷罗带,照拂氍毹铺绣床。
东邻少年曳裙客,收束韦编二三策。
呻吟占毕短檠空,光青夜寒秋月白。
佳儿在后翁在前,轰雷震起双龙眠。
凤膏不复延骄恣,绿幕绡红烟扫翠。
短檠犹照旧时人,翻惜长檠便沦弃。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中庭烧檠多更长,金缸列钱绕屋光。
- “中庭”指的是庭院的中心。
- “烧檠”是指点灯照明的意思。
- “长”表示光亮持续的时间较长。
- “金缸”指金色的灯具或镜子,用来反射光线。
- “列钱”形容灯光像钱币一样排列有序。
- “绕屋光”表示光线环绕整个房屋。
- 红荧朱烬耿欲灭,酒酣试问西堂凉。
- “红荧朱烬”形容红色的灯光闪烁不定。
- “耿”是坚持不灭的意思。
- “酒酣”表明饮酒畅快。
- “西堂”通常指书房或者读书的地方,也代指诗人自己的住处。
- “凉”在这里可能是指清爽宜人的夜晚。
- 美人矜醉炷罗带,照拂氍毹铺绣床。
- “美人”可能是指某位女性,也可能是对女性的泛指。
- “矜醉”表现出醉酒的女性的娇媚与风情。
- “炷罗带”指的是点燃香炉中的香。
- “照拂”意味着照料、照顾。
- “氍毹”是一种质地较厚的毛织物,铺在绣床上用于铺设。
- “铺绣床”形容房间内装饰精美,有绣花的床榻。
- 东邻少年曳裙客,收束韦编二三策。
- “东邻少年”可能是描述某个邻居家的儿子或年轻人。
- “曳裙”可能是指穿着裙子的样子。
- “收束”意为整理、收拾。
- “韦编”指的是用熟牛皮绳编织的书卷,这里比喻书籍或学问。
- “二三策”表示数量不多的书籍或策略。
- 呻吟占毕短檠空,光青夜寒秋月白。
- “呻吟”可能指叹息声或是痛苦的声音。
- “占毕”指使用书桌上的工具来记录或书写。
- “光青”形容灯光下显得有些暗淡。
- “夜寒”说明夜晚气温较低。
- “秋月白”描绘了夜晚月光皎洁的景象。
- 佳儿在后翁在前,轰雷震起双龙眠。
- “佳儿”可能指的是优秀的孩子,也可能是指家中的小孩。
- “翁在前”可能是指年长的男性在前方。
- “轰雷震起”形容巨大的声响,如打雷或震动。
- “双龙眠”形象地描述了两个龙形的枕头被放置在头部两侧,仿佛在沉睡。
- 凤膏不复延骄恣,绿幕绡红烟扫翠。
- “凤膏”可能是指一种药膏或美容用品,用来延缓衰老。
- “延骄恣”意指延缓放纵的行为。
- “绿幕绡红烟扫翠”形容室内环境被绿色帷幕和红色烟雾笼罩,呈现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氛围。
- 短檠犹照旧时人,翻惜长檠便沦弃。
- “短檠”可能指小的灯或蜡烛。
- “犹照旧时人”可能意味着这种传统习惯或习俗仍然被保持。
- “翻惜”表示反而感到惋惜或遗憾。
- “长檠”可能是指大一点的灯或蜡烛。
- “便沦弃”暗示因为某种原因而废弃不用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传统风俗的传承与反思。诗中通过对中庭灯火、人物行为等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新旧灯笼的使用,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珍视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