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大难为用,心高不易招。
穷通各有为,岂独会稽樵。

【注释】

杂咏十三首 其十:杂咏,即同时所作多首诗的总称。杂咏十三首,即指《杂咏》中的第十三首。

材大难为用:意谓人才大,却难以被重用。

心高不易招:意谓心思太高,不容易得到重用。

穷通各有为:意谓贫与达,贵与贱,各有所为。

会稽樵: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樵,打柴。会稽是古地名,此处泛指隐士、山林之辈。

【赏析】

此诗以“材大”和“心高”的隐者自况,表现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易。

前两句“材大难为用,心高不易招”,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愤懑。这里的“材大”,指的是才能出众之人。他们往往因为自身的才华过人,而难以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他们的才能如同山一样高大,但却难以被人们所发现和重用。而“心高”,则是说这些人心中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但往往因为过于追求名利,而变得高傲自大,不易被人所接纳。这样的人才虽然有才华,但往往也容易招致人们的排斥和误解。

后两句“穷通各有为,岂独会稽樵”,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在这里,作者认为无论一个人贫穷还是富贵,都有自己的命运和轨迹。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禄,而有的人则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这些不同的选择,都是人生的一种方式而已,不必过于羡慕或嫉妒对方。因此,作者呼吁大家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要将自己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他人的成功与否。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山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淡泊和超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