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献籯金报治平,不因干禄为时名。
邑分十室有忠信,义出千人是俊英。
宅里旌添华屋润,冠裳荣称素衣清。
东南多少轻肥者,满执牙筹过一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史二首》,其中第二首的内容如下:

自献籯金报治平,不因干禄为时名。
邑分十室有忠信,义出千人是俊英。
宅里旌添华屋润,冠裳荣称素衣清。
东南多少轻肥者,满执牙筹过一生。

译文:
我自献籯金报治平,不是为了干禄而出名。
十个家庭中都有忠诚诚实的人,千个男子中都是英雄豪杰。
住宅中飘扬着旌旗,增添华丽的屋檐;冠冕上闪耀着荣光,称颂着纯洁的衣衫。
在东南地区,有多少像你这样肥胖的人,他们满手拿着牙筹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正直、廉洁等品质的崇尚和追求。

诗的前两句“自献籯金报治平,不因干禄为时名”,意思是说,我自愿贡献籯金来报效国家,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而出名。这里的“治平”是指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时代。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工作,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地位。

诗的后三句“邑分十室有忠信,义出千人是俊英。宅里旌添华屋润,冠裳荣称素衣清。”进一步描绘了那些忠诚、正直、有才能的人。他们在各自的地方都表现出了忠诚和诚信的品质,如同千军万马中的精英一般。他们的住宅中飘扬着旌旗,增添了华丽的屋檐;他们的衣服光彩夺目,彰显出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外在形象,更是对他们内在品质的赞美。

最后两句“东南多少轻肥者,满执牙筹过一生”则通过对比的方式,批评了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却忽视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他们就像那些在东南沿海一带生活的人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手中握着牙筹(一种赌博的工具)度过了一生。这一句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也是对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注重道德品质的人的谴责。

《咏史二首》通过咏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正直、廉洁等品质的推崇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不良风气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