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难兄弟,才华信合并。
龙光双剑白,鹤梦一毡青。
擅学诸王字,能通大戴经。
鸣琴花县日,春满卓公庭。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深刻的含义,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共说难兄弟”

  • “共说”意味着众人共同讨论。
  • “难兄弟”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句:“才华信合并”

  • “才华”指的是才能和学问。
  • “信合”即真诚且和谐。

第三句:“龙光双剑白”

  • “龙光”可能是指龙的威势或象征性的光芒。
  • “双剑”指两件武器,比喻为文武双全。
  • “白”在这里可能是颜色的描述,也可能象征着纯洁或高洁的品质。

第四句:“鹤梦一毡青”

  • “鹤梦”形容人如同仙鹤一样清高脱俗。
  • “一毡青”可能是指青色的毛毯,用来比喻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五句:“擅学诸王字”

  • 这里“诸王”泛指古代的皇帝或者贵族。
  • “字”指的是书法,也代表着文化修养。

第六句:“能通大戴经”

  • “大戴”是古代的一种经典文献,《大戴礼记》。
  • “经”在这里指代经典、学问。
  • 此句表明诗人不仅擅长书法(文学),还精通儒家经典(哲学)。

第七句:“鸣琴花县日”

  • “鸣琴”可能是指以音乐教化人民的行为。
  • “花县”是古时的地方行政单位。
  • “日”指的是时间,强调了诗人在花县任职期间的时间。

第八句:“春满卓公庭”

  • “卓公”可能是花县的长官或地方官员名号。
  • “庭”是庭院,这里指地方官邸。
  • “春满庭”形容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庭院,喻意诗人治理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陈知县的赞颂,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社会清明、政治清明的向往。通过描绘陈知县的才华、学识、品德以及对民众的关怀,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环境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典雅的文采,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