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独放几人闲,一曲高歌又此山。
脚底秋云三十丈,不知朝去暮来还。
这首诗是作者对白沙先生所作《葵山之作三绝》中的第一首作品的回应。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乾坤独放几人闲(注释:乾坤,指天地,宇宙;独放,独自展现;几人闲,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 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无人能与你相提并论。
一曲高歌又此山(注释:一曲,即一曲高歌,形容歌声悠扬、激昂;此山,指的是这山): 在这山间,你高声歌唱,歌声悠扬激昂,仿佛要穿透山谷,传遍四方。
脚底秋云三十丈(注释:脚底,指脚下;秋云,秋天的云彩;三十丈,形容云彩的高度极高): 站在山顶俯瞰,脚下的云彩如海般壮观,仿佛有三十丈之高,令人震撼。
不知朝去暮来还(注释:不知,表示无法确定;朝去暮来,指早晨离去,夜晚归来): 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时光仿佛静止,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感到自己如同在梦中一般,仿佛在朝与暮之间来回穿梭,无法确定何时是朝,何时是暮。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画卷。通过对乾坤、曲高歌、脚底秋云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