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惟兹夏,我思富春濑。
空山无结构,高树俨倾盖。
匡坐理钓丝,澄江流夕霭。
纤鳞或浮沉,漪藻回如带。
浚谷归白云,高天零沆瀣。
烦虑息区中,定灵想霞外。
五月披羊裘,亢阳生爽籁。
寄语谢故人,轩冕安足赖。

【注释】 1. 富春濑:在今浙江桐庐。2. 匡坐:安坐,盘腿坐着。3. 钓丝:钓鱼时用的丝线。4. 澄江:清澈的江水。5. 漪藻:水纹。6. 浚谷:深谷。7. 沆瀣:甘美的露水,也指清凉的水气。8. 烦虑:烦劳的忧虑。9. 定灵:使心神安定。10. 爽籁:凉爽的声音。11. 故人:旧友。

【赏析】 这首诗写于盛夏时节。诗人身在山中,面对空寂、清冷、幽深的山野,想到故园的富春江上那碧波荡漾的景象,于是产生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幅清新宁静的画面。

首句写夏日山中之热。第二句“空山无结构”,是说山中的树木虽然参天而立,但它们并不构成什么建筑物的结构;“高树俨倾盖”,则是说这些高耸的树木仿佛都像车盖那样低垂下来,给人以凉意。这里以“无结构”和“俨倾盖”两个词语,写出了山中树的高大茂密,以及它带来的阴凉,使人感到十分清爽。第三、四句写坐在山中盘腿静坐,手执丝线,静静地看着清澈的江流和夕霭,心中充满了喜悦。

下面四句则转入描写江上景色。第五句“纤鳞或浮沉”,是说水中的鱼有时浮上水面有时又沉入水中,形象地表现了江水流动的态势。第六句“漪藻回如带”,是说水中的波纹如同一条美丽的腰带,既形容了水波的形态,也写出了水的清澈。第七句“浚谷归白云”,写江水深处有白云飞来,表现出山中景色的幽美。第八句写高空中云气缭绕,飘洒而下,滋润着大地。第九句写烦劳忧虑之情得以平息。第十句写心神安定,想象着霞光之外的美好境界。尾联写五月披羊裘仍感炎热难耐,寄语友人不要羡慕官服、车马、权势等富贵荣华之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象鲜明生动,情调清雅闲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