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千顷稻花齐,上有长林路到迷。
枝底潺湲流水过,行人疑是武陵溪。
【注释】
玉虚洞 :唐白居易《玉虚洞》诗:“玉虚洞里多灵药,洞外人间无地仙。”
迷:迷路。
武陵溪:武陵是古县名,在今湖南桃源县境。传说晋太元中(376-396),渔人王质入山伐木,遇二仙童下棋,不觉日午。至溪边饮水,见两女子浣纱于石上,因戏之。女为取石,击之,如磬。王问:“何不种?当以遗我。”乃归。经七日,去家已久,还闻人与鸡犬之声。问之,并失其处。后王质归,乡里已非复昔。王质感其异,遂往寻访,则二女尚在,而年皆长矣。王问:“何年得来?”曰:“三十余年前。”又问:“去时,可有人否?”曰:“有一人,姓张,亦能移山。”王质归,求之不得,但觉口鼻中皆有香气。又经三日,王质自出看之,则二女已逝。
武陵溪:武陵溪即武陵源的溪流。武陵是古县名,在今湖南武陵源区。
【赏析】
这是一首咏道观的诗。全诗描写了道观周围的景色和诗人游览道观的心情以及所见所想。“野田千顷稻花齐,上有长林路到迷。”首联先写景,写道观周围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稻花盛开,绿树成荫,道路蜿蜒曲折。“长林”二字,点出道观所在之高,“上”字更写出道观之幽。“枝底潺湲流水过,行人疑是武陵溪。”这两句紧承首联而来,写道观内清幽的环境和道观中的流水声。“武陵溪”,是指武陵源的溪流。“疑是”二字,既写出道观内流水的清澈悦耳,也写出诗人被美景陶醉的感觉。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田园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