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尝忆谤心惊,读罢新篇恨未平。
岂直枌榆全保障,应知吴越赖长城。
苍生并脱燃眉急,青史唯传折股名。
方略于今零落尽,深惭李汉善为甥。

【注释】

中山:指李邺侯,字少保,唐宪宗时为宰相。尝忆谤:曾因诽谤而遭忌恨。读罢新篇:读罢外舅李邺侯的赠言。新篇即《上李司空书》,是一封书信,劝勉友人要“安贫守道”。

苍生:百姓。

燃眉急:形容形势危急。

折股名:《汉书·苏武传》:“方从卫律议,具狱未具。”师古注:“折足曰股。”言苏武受刑后仍坚持气节,不受匈奴胁迫,不辱使命。

方略:方谋、计策。

零落尽:完全消失。

深惭李汉善为甥:惭愧自己不如李邺侯。李邺侯,唐人,以正直著称,官至御史大夫。李邺侯善于写文章,有《上李司空书》一文。李汉善为甥,指李邺侯与侄女李汉善的关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秋所作。当时诗人正担任监察御史,奉诏巡按湖南。他路过长沙,在好友李邺侯家作客,读了好友给他的《上李司空书》后,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中山尝忆谤心惊,读罢新篇恨未平”:我曾在中山(李邺侯任官之地)的时候,曾经因被诽谤而感到心惊,现在读罢他的《上李司空书》,心中的愤慨仍未平息,仍然对他充满敬意,同时也对他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

颔联“岂直枌榆全保障,应知吴越赖长城”,意为:难道仅仅因为他像榆木和桑树一样能抵御风雨而不折断吗?应该知道他就像长城一样,能够保护我们免受敌人的侵扰啊!这里用比喻手法表明李邺侯不仅有着高尚的品质,而且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足以担当国家的重任。

颈联“苍生并脱燃眉急,青史唯传折股名”:百姓们也摆脱了危难,青史记载着他的名字,只留下他英勇的形象,这让他倍感骄傲和自豪。

末联“方略于今零落尽,深惭李汉善为甥”:现在的方略已经全部丧失,我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我并没有像李邺侯那样做出伟大的业绩来报答他。

这首诗是对好友李邺侯的赞扬和赞美。通过描绘其英勇的事迹和高尚的品德,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