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北凄风卷素帷,萱花一夕竟凋衰。
词林有子登清秩,机杼无人理断丝。
镜掩香尘鸾影寂,窗含明月鹤声悲。
平生见说多贤行,铭勒何惭太史碑。
《挽吴编修母》
诗句释义
- 堂北凄风卷素帷:描述堂内北面吹来的凄凉秋风,卷起了白色的窗帘。
- 萱花一夕竟凋衰:萱草在一夜之间全部凋零枯萎。
- 机杼无人理断丝:织布机上没有人来理顺断裂的丝线。
- 镜掩香尘鸾影寂:镜子遮住了落满香尘的鸾鸟影子,变得寂静无声。
- 窗含明月鹤声悲:窗户外映着明亮的月光,同时听到鹤悲哀的叫声。
- 平生见说多贤行:一生之中听说她有很多贤良的行为。
- 铭勒何惭太史碑:为她的功德感到自豪,不以为耻。
译文注释
- 词林有子登清秩:家中有子弟被提拔到高位。
- 机杼无人理断丝:家中无人处理断裂的丝线,可能象征家庭的困境或无人照看。
- 镜掩香尘鸾影寂:镜子遮掩住香尘覆盖的鸾鸟影子,显得格外安静。
- 窗含明月鹤声悲:窗外月亮明亮,但听到的鹤鸣声却带有一种悲哀。
- 平生见说多贤行:生前就有很多人称赞她的贤良行为。
- 铭勒何惭太史碑:为自己能为她立碑纪念而感到自豪,不觉得羞愧。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母亲的晚年生活和去世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萱花一夕竟凋衰”、“镜掩香尘鸾影寂”、“窗含明月鹤声悲”,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氛围,与母亲去世带来的悲痛情感相呼应。
- 诗中多次提及“贤行”,展现了诗人对母亲品德的高度评价和对她一生行为的赞扬。
评析
- 商辂作为明朝时期的官员,其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对母亲的追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问题,即子女对父母晚年生活的关注和关爱缺失。
-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在母亲的晚年或者去世后所作。诗人通过对母亲生前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