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歌钟动帝州,太君今属古稀秋。
背疑春色还萱草,心结寒盟有柏舟。
中夜和丸曾课郢,西山爱日正依刘。
元宗剩有中朝彦,梓里亲看昼锦游。

[“甲第歌钟动帝州,太君今属古稀秋。” 这句诗描述了高拱的祖母在甲第中听到歌舞钟声,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太君今属古稀秋。” 这句话则表达了高祖母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即古稀之年。]}

明代诗人高拱的《寿朱鸿川祖母》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解析
  • “甲第歌钟动帝州,太君今属古稀秋。”:此句描绘了一个景象,即在一座宏伟的府邸中,悠扬的歌声从大门传来,触动了整个帝都。高祖母如今已步入七十岁的古稀之年,意味着她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
  • “背疑春色还萱草,心结寒盟有柏舟。”:这句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心中的坚定来表达一种情感。这里的“春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柏舟”则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中夜和丸曾课郢,西山爱日正依刘。”: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高祖母曾经学习过的技巧,以及她对于西山的热爱。其中“和丸”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技艺或游戏,而“爱日正依刘”则暗示了高祖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元宗剩有中朝彦,梓里亲看昼锦游。”:这句诗以历史典故“昼锦”来形容高祖母的子孙们能够在朝廷中崭露头角,这是对她一生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和回报。
  1. 译文及注释
  • 甲第歌钟动帝州:甲第(豪宅),歌钟,动(震动)帝州,形容声音之大,影响广泛。
  • 太君今属古稀秋:太君,对高祖母的尊称;古稀,指七十岁。
  • 背疑春色还萱草:背疑,怀疑;春色,生机勃勃的景象;还,返回;萱草,忘忧草。
  • 心结寒盟有柏舟:心结,心中所结;寒盟,坚贞不渝的承诺;柏舟,古代传说中忠诚不渝的爱情象征。
  • 中夜和丸曾课郢:中夜,夜晚时分;和丸,可能是指某种技巧或游戏;课郢,学习技巧。
  • 西山爱日正依刘:西山,自然的美景;爱日,喜爱太阳;正依刘,遵循传统或者遵循先人的智慧。
  • 元宗剩有中朝彦:元宗,这里指高拱;剩有,保留;中朝,朝廷;彦,才俊之士。
  • 梓里亲看昼锦游:梓里,家乡;昼锦,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阳光下行走;游,游览。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高祖母的赞美和回忆,展现了她一生的辉煌成就和她对家庭的无私奉献。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祖母的敬仰之情。
  • 诗中的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如“甲第歌钟”、“萱草”等,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激烈。诗人高拱作为朝廷重臣,其家族成员在朝为官的情况较为常见。这首诗可能是为了纪念家族中那些在朝廷中取得成就的成员而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自豪以及对前辈们的敬仰。
  1. 相关人物
  • 高拱,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内阁首辅、礼部尚书等职。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考验。
  • 朱鸿川,可能是高拱家族中的一员,具体身份不详。由于这首诗是为高拱的祖母而作,因此可以推测朱鸿川可能是高拱家族中的一位杰出成员。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高祖母个人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 这首诗还体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家族荣誉和个人成就被视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高拱的《寿朱鸿川祖母》不仅是对一个家族成员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