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紫气射穹苍,沱水行山绕四旁。
地涌奇峰标上界,天成佳境异诸方。
日移芳树高低影,风动幽兰远近香。
百草头边明历历,不须更觅白毫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五台次前韵 其三》。全诗如下:

瑶台紫气射穹苍,沱水行山绕四旁。
地涌奇峰标上界,天成佳境异诸方。
日移芳树高低影,风动幽兰远近香。
百草头边明历历,不须更觅白毫光。

译文:
在紫色的仙气中,瑶台耸立着,它直通天际苍茫无际的云霄。沱水从山间流淌,环绕四周。大地之上,奇峰突兀,仿佛要冲向云端;而那天生的美景,又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阳光移动,照亮了树木的阴影和影子,微风吹拂,带来了远方兰花的芬芳。在草木之间,一切都显得清晰明亮,无须再寻找那些难以捉摸的光芒。

注释:

  1. 瑶台紫气射穹苍: 瑶台(传说中的神山)上的紫色云雾直射到高远的天空中。
  2. 沱水: 沱水,指流经四川的岷江上游一段。
  3. 地涌奇峰标上界: 地面上的山峰似乎都在冲向天空,好像要把整个天空都标出界限一样。
  4. 天成佳境: 天然形成的美景。
  5. 百草头边明历历: 在草木的头部,每一样植物都显得非常分明、清晰。
  6. 不须更觅白毫光: 不需要再去寻觅那些无法捉摸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五台山的自然景观和神奇之美。首句以“瑶台紫气射穹苍”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对沱水的描写,衬托出了五台山的秀美风光。而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五台山的奇特之处,无论是地涌的奇峰还是天成的美景,都让人叹为观止。

诗人通过对光影、香气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五台山的意象。阳光下的树木、风中的兰花,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最后一句“不须更觅白毫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五台山景色的赞美之情,无需再去寻找那些难以捉摸的光芒,因为五台山的美已经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五台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