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花拂浅红,愁听新雨积空蒙。
偶来日落登山屐,遂觉寒生破浪风。
蜃市隔烟翻去鸟,渔灯吹影断归蓬。
三更起读枚生赋,响合涛声正未穷。

诗句译文如下:

  1. 首两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2. 第三四句(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水波荡漾、山岛耸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 第五六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4. 第七八句(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5. 第九十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 第十一十二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注释:

  •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大海的雄伟与壮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壮志和进取精神。

关键字词:

  • 沧海桑田:指大海的变化,常用来形容世事变迁。
  • 高山流水:指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比喻知己相逢的珍贵。
  •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或书法流畅自然,无拘无束。
  • 沧海一粟:比喻人的渺小或者事物微不足道。

结尾附注:

  • “沧海”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指大海,后也被引申为广阔的领域或无限的可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