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这首诗名为《又寄升庵》,由明代女文学家黄峨所作,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意象,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翻译,并对其进行赏析。

“懒把音书寄日边”,表达了诗人对于书信往来的冷漠态度。这里的“懒”字,揭示了诗人因长时间分离而感到厌倦或无力的情感,“音书”则是指书信,“寄日边”意味着将书信发送到遥远的他方。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

“别离经岁又经年”,进一步强调了两人离别的时间之久。这里的“经岁”和“又经年”都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以及这种长时间的分离给双方带来的深刻影响。诗人通过重复使用“经年”来加深这种感觉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寂寞。

“郎君自是无归计”,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远在他乡的人的担忧。这里的“郎君”指的是对方的男性友人,而“无归计”则表明对方在异地他乡可能没有稳定的归宿或者返回的计划。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未来命运的关切和不安。

“何处青山不杜鹃”,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渴望。杜鹃鸟的叫声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思念,因此这里的杜鹃声不仅仅是自然声音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黄峨通过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她对远在他乡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这首诗不仅是对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经历的相思之苦的一种记录和反思。在赏析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深度,也能够从中领悟到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