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南来出秀州,吾家不远在芳洲。
无端颠倒春宵梦,犹趁茶香问虎丘。
【注释】
携:拿着。吴阊:今苏州一带,古代称苏州为吴郡,所以叫吴阊。美人:指美女。《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吴录》:“吴阊门有冶家女子善琵琶,号曰‘西施’。其人色艳而才调,能歌善舞。”过:经过。杉青:即杉青亭,位于今江苏苏州西南的木渎镇。亭前有杉树一株,相传晋时吴王阖间曾在此游赏,并植此杉以志其事。亭在今苏州木渎镇东北,古迹尚存。亭外有石桥,桥头有一亭,名“清音阁”,是当年张翰、秦嘉等游宴之所。亭侧有池,池中有一岛,岛上有亭,亭旁有碑,刻着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木鱼山”三个大字。
平望:古县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舆地广记》卷七:“吴兴府(湖州),唐元和十年升为平望县”。南来:自南方而来。秀州:宋绍兴三年(1133年)改秀州为嘉兴府。今浙江杭州西北有秀州城遗址。芳洲:今浙江杭州西南有芳湖,又名西湖。
颠倒:错乱,混乱。春宵梦:指男女幽会的梦境。虎丘: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距平望不远。据《苏州府志·方舆略》记载:“塔本名海涌寺塔,建于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重建。……塔高四十四米,八面九层。每层四面,每面三龛,各供佛坐像。全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形制雄伟,结构精巧,雕刻精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与美女同游虎丘的情景。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平望南”,表明自己从平望南下;“出秀州”,说明自己的家乡不在平望,而是在秀州。“吾家不远在芳洲”,进一步点明自己家住在秀州芳洲附近。这里,诗人巧妙地利用地名的双关意义,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下面一句“吴阊美人归”,则写出了诗人与美女同游的情景。“美人归”,既指美女回来,又暗示诗人与美女同游虎丘的目的。“过杉青闸口”,则具体地点出了游踪。虎丘,又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市区西北,是苏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诗人与美女来到这个地方,自然不会忘记游览虎丘。“过杉青闸口”一句,不仅表明了他们游览的方向,也暗寓了虎丘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的意思。
三四句写诗人与美女在虎丘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无端颠倒春宵梦”,是说他们两人游玩得非常高兴,以致于忘记了时间,直到深夜还在继续游玩。“犹趁茶香问虎丘”,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游玩情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他们两人游玩到夜深,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游赏虎丘,还趁着茶香向虎丘进发。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他们游玩时的兴奋心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诗人善于运用口语,使诗歌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更具有亲切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