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石笋插青天,月到西山一镜悬。
仙子妆成笙鹤去,佩环留响作飞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理解诗作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挂镜台”是诗人自喻。“亭亭”即高耸貌,形容山峰挺拔。“石笋”,山石突起如笋状。“插”,插入;“青天”,天空、高空。“月到西山一镜悬”,写月影倒映在西山之上,如同一面明镜悬挂于天边(或:月亮西沉时,月光照射在山顶,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带,如同一面明镜挂在天上)。“仙子妆成笙鹤去”,用“仙子”和“笙鹤”,暗指诗人自己,说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仙女一样美丽,又吹奏了一曲美妙的笙曲,仙鹤也随着音乐飞去,暗指自己的离去。“佩环留响作飞泉”,以“鸣珮”和“流水”,暗指自己的离去,留下了清越悠扬的余音。
【答案】
示例一:
“挂镜台”是诗人自喻。“亭亭”,即高耸貌,形容山峰挺拔。“石笋”,山石突起如笋状。“插”,插入;“青天”,
天空、高空。“月到西山一镜悬”,写月影倒映在西山之上,如同一面明镜悬挂于天边(或:月亮西沉时,月光照射在山顶,形成一道明亮的光带,如同一面明镜挂在天上)。“仙子妆成笙鹤去”,用“仙子”和“笙鹤”,暗指诗人自己,说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仙女一样美丽,又吹奏了一曲美妙的笙曲,仙鹤也随着音乐飞去,暗指自己的离去。“佩环留响作飞泉”,以“鸣珮”和“流水”,暗指自己的离去,留下了清越悠扬的余音。
示例二:“挂镜台”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高升迅速而不可遏止。
译文:
高耸入云的山崖,犹如插天的玉柱。明月从西山升起,倒映在江水之上,宛如一面镜子悬挂在江面上。我打扮得像仙子一般美丽娇艳,吹着笙,仙鹤也随之而去。佩环叮当作响,仿佛泉水潺潺流过,留下回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挂镜台这一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升迁的向往以及仕途得意的心情。全诗意境优美,含蓄深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