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缥缈乱山深,最喜幽居傍翠岑。
茅屋几家松栝暗,石梯五丈薜萝侵。
门前流水通南浦,村外长桥接北林。
有客抱琴何处至,祇知来共岁寒心。
白云缥缈乱山深,最喜幽居傍翠岑。
茅屋几家松栝暗,石梯五丈薜萝侵。
门前流水通南浦,村外长桥接北林。
有客抱琴何处至,祇知来共岁寒心。
【注释】
白云:形容山高或云多。缥缈:隐隐约约。乱山:参差不齐的群山。最喜:最喜欢。幽居:隐居之处。傍:靠近。翠岑:青翠的山岭。茅屋:简陋的房屋。数家:几户人家。松栝:松树和柏木。阴暗:指树木茂盛。石梯:石头做的楼梯。五丈:大约五丈。薜萝:一种植物,攀缘在岩石上。南浦:南方的河岸边。北林:北方的树林边。有客:来访的客人。抱琴:抱着琴准备弹唱。何处至:到哪里去?祇:只、仅仅。知:知道。来共:一起度过。岁寒心:与岁寒为友的心意,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山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白云缥缈乱山深”写出了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最喜幽居傍翠岑”作为过渡,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翠岑”指的是青翠的山岭,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第三句“茅屋几家松栝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这里提到了几户人家,以及它们周围茂密的松树和柏木,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同时,“石梯五丈薜萝侵”也体现了诗人住所附近自然环境的优美。
第四句“门前流水通南浦,村外长桥接北林”则描绘了诗人家门口的水流和村庄外连接的桥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乡村景象。这里的“南浦”和“北林”分别指南方的河流和北方的树林,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有客抱琴何处至,祇知来共岁寒心”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里的“岁寒心”指的是与岁寒为友的心意,即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度过寒冷岁月的友情和友谊。
这首七绝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度过岁月的友情和友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