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竹杖化为龙,骑上岩头金紫封。
丹灶无烟曾煮石,青都有鹤尚巢松。
清新碧眼浮岚气,牢落尘心静午钟。
堪叹百年成底事,残云几点过前峰。

【注释】

  1. 金紫岩:指江西宜春的金紫岩。
  2. 仙人:指仙人骑竹杖,化作龙。
  3. 骑上岩头:意即仙人骑上了金紫岩。
  4. 金紫封:指仙人被封为金紫大夫,封赐金紫袍服。
  5. 丹灶:道士炼丹的炉子。
  6. 煮石:道教炼丹术的一种方法。
  7. 青都:指江西南昌。
  8. 无烟:指炼丹时火候不到,丹不成形。
  9. 巢松:道士在山中筑庵居住。
  10. 岚气:山间的云雾。
  11. 清风:清静的心情。
  12. 尘心:世俗之心,这里指俗世之心。
  13. 午钟:佛教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
  14. 百年:指人的一生。
  15. 残云:指天空中的云。
  16. 前峰:指前方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五年(公元800年)秋末冬初到宜春时所作。当时诗人正被贬谪,心情郁闷,因此对自然景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诗中描绘了宜春金紫岩一带的自然风景,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首联“仙人骑竹仗化为龙,骑上岩头金紫封。”描写了一位仙人骑着竹杖化身成龙,骑上了金紫岩的景象。这里的“化”字表达了仙人的神奇之处。接着,诗人又写道:“丹灶无烟曾煮石,青都有鹤尚巢松。”描述了道士在炼丹时的场景,丹灶没有烟,说明丹未成;青都的道士还在巢松树上筑庵住。这两句诗既体现了道士修炼的艰辛,也表现了道士的超脱世俗。
    颔联“清新碧眼浮岚气,牢落尘心静午钟。”进一步描绘了宜春金紫岩的山水风光,清新碧眼、浮岚气、牢落尘心、静午钟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宜春金紫岩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其中“清新碧眼”指的是宜春金紫岩的山峦起伏,清澈明净;“浮岚气”则是指山间云雾缭绕,景色如画。最后一句“牢落尘心静午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然,以及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颈联“堪叹百年成底事,残云几点过前峰。”诗人感叹自己一生的经历,如同残云经过山峰一样短暂而短暂。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宜春金紫岩的山水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