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关金地自逍遥,石路无尘隔市嚣。
白鹿鸣时瑶草绿,青鸾栖处碧桃娇。
水萦罗带清堪掬,峰叠烟鬟翠可描。
怪底田家欢未足,夜来甘雨洒天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诗歌的主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游艮岩”,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句中描写景物特点、抒发情感的关键语句,结合注释进行具体分析。

本题要求赏析“怪底田家欢未足”一句。从诗句看,“怪底田家欢未足”意思是田家为什么还这么欢乐呢?“田家”,即农家,古代以耕种为业的农民。《汉书·货殖列传》:“贾人之俗,夸者闻言则行,窭者闻言则忧。”《后汉书·方术传》:“俗好信祸祟,忌吉论福。”“欢”指喜悦之情。“田家欢”,就是“农家欢喜”。作者看到田家如此高兴,不禁产生了好奇之感,于是问到:“田家为什么还这么欢喜呢?”诗人的这一疑问,实际上也表明了他对农家生活充满羡慕与向往的心情。

【答案】

译文:

山寺的禅房金碧辉煌,自得其乐逍遥自在;石径无尘,市井喧嚣隔绝在外。

白鹿在山间鸣叫,那一片片瑶草便绿意盎然;青鸾栖息处,碧桃枝头娇艳妩媚。

水环绕着山腰流淌如同罗带一般清澈透明,山峰叠嶂,云雾缭绕宛如翠绿色丝线绣成。

田家为什么还这么高兴,难道是因为今夜甘霖洒落天际如玉盘一样晶莹剔透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当时诗人正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因上疏论朝政得失触怒了唐玄宗而被排挤出朝廷,于是便辞官归隐于山东的泰山。此诗即是诗人隐居期间写的。

首句写山中的宁静。“禅关”指寺院。“金地”,即寺庙。“逍遥”,指闲适。“石路”、“市嚣”,都是说山中的环境。山中有寺庙,环境幽静。这两句是写山中之景。

第二句写山中的清幽。“石路”,指山路。“无尘”,是说山路清幽洁净。“隔市嚣”,即远离尘嚣。这是写山中之景。

第三句写山中之景。“白鹿”,即仙鹿。“瑶草”,指仙草。“绿”,“娇”,都是形容草的颜色,也是形容仙鹿和仙草的样子。“青鸾”,即仙鸡。这两句是写山林中的景色。

第四句写山林中之景。“水萦罗带”,指水流曲折宛转,犹如美女的衣带一般。“堪掬”,可用手捧取。这两句是写溪水的景色。“峰叠烟鬟翠可描”,是写山峰重叠像女子的鬓发一样青翠可画。这也是写山林中的景色。

第五、六句写林中之景。“怪底”,即何故,怎么。“田家”,泛指百姓,这里指的是农家。这句是问农家为何如此高兴,因为昨夜降下甘霖。“夜来”,是说昨夜。“甘雨”,即甘霖,雨水甜美如露。“洒天瓢”,是说甘霖倾洒天地之间好像天上倒下来的瓢一样。“田家欢未足”,是说农家的喜悦之情还没有满足。

最后两句是说,田家为什么这么快乐,难道是因为今晚天上洒下的甘露?这是诗人由对农家的喜爱而生出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