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肥莼脆正秋风,绿水红桥宛转通。
不独季鹰思故里,扁舟吾亦恋吴中。
鲈鱼肥美莼菜爽脆正是秋风,绿水红桥蜿蜒相通。
不仅季鹰思念故乡,我也恋着吴中的美景。
鲈肥莼脆正秋风,绿水红桥宛转通。
不独季鹰思故里,扁舟吾亦恋吴中。
鲈鱼肥美莼菜爽脆正是秋风,绿水红桥蜿蜒相通。
不仅季鹰思念故乡,我也恋着吴中的美景。
注释:万壑之间争奇斗艳,重泉之上声声回响。石桥上并无过客,只有我独自与白云为伴。 赏析:这首诗写景抒情,以“倪迂着色山水小景”作为诗眼,把山水的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首两句写景,山间万壑竞相展现各自的美丽,重泉也发出阵阵响声。颔联写人,诗人在石桥上欣赏美景,但并无过客,只有他与白云相伴,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尾联写景,诗人与白云相伴,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仙境一般。整体而言
陆贽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字敬舆,出生于苏州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是唐朝中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在政治舞台上有着卓越的表现。陆贽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以博学宏辞科中进士,随后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郑县尉、渭南主簿等
【注释】 南下万山连百越:南下,指从宜春台向南。万山,形容山多。百越,古代称南方各族为百越。 东来一水自长沙:指潇水,发源于广西兴安,流经湖南全境,至长沙市湘江口入洞庭湖。 石林倒听秋风起:指石鼓书院。石鼓山在衡阳县西南,山下有石鼓洞,相传汉文帝时刻石鼓文于此。唐李邕曾游此山并题诗,后人因名其书院为“石鼓书院”。 画槛平临返照斜:指衡山。衡山在湖南省衡阳市南,是南岳之一,山上有南岳大庙、祝融峰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前两句写昨夜的宿处,后六句写今晨的行舟。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前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首联交代诗人昨天夜里停船宿留的地方是乌戌(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乌镇),而今天早晨他乘舟出发,目的地是南浔;颔联描写了作者在途中所见:沿途四周都是茫茫寒烟,长江三江之水也因为刚刚涨满而显得格外深邃。颈联则通过对比手法
注释: 万里晴空,淡素秋色。海天辽阔,东望生愁 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婵娟照戍楼。明月明亮如玉,照耀着戍楼。阿母剖核谁当来,吹笙何路问浮丘?谁能为我剖开果核呢?我该如何找到那能吹奏笙的人呢? 可怜携手阑干泪,空拟归来尚黑头。我们只能相互依偎在栏杆上,流泪到天亮。我白白地回到家乡,头发都变白了。 赏析: 《七夕有感》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一首诗。此诗以“七夕”为题,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于人生无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的注释如下: 1. 琳宫潇洒胜蓬瀛:琳宫,指仙人居住的地方。琳宫潇洒,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非常美丽。胜,比……更加。蓬瀛,蓬莱、方丈、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2. 此日重来感物情:此日,指今天。重来,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感物情,对景物产生的情感。 3. 石径雨馀苍藓合:石径,指山间的小道。苍藓,指的是青苔。合,聚集、覆盖。 4.
诗句原文 江上暮雨 荻芦沙上风,竹树山头雾。 疏雨忽新凉,惆怅川光暮。 译文 江上村庄黄昏时,风中芦苇沙洲起微风,竹林和树木笼罩在雾气之中。一阵疏雨带来了新凉,让我惆怅地看着江水在夕阳下闪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秋天景色,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村黄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注释: 镜下谁年少,花间独女郎。 —— 镜子里的人儿多么年轻啊!花丛中的女郎多么娇艳啊! 楚江憔悴极,昨夜染秋霜。 —— 楚国的江河因我愁绪而显得憔悴,就像我昨夜被秋霜染白了容颜。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芙蓉自比,抒发了自己对青春易逝、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句“镜下谁年少”,是说在镜子里看自己,发现已经这么老了,这是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也是对青春逝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