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洞天三十六,盘薄灵胚横地轴。
星分婺野金争华,钟脉坡陀亘天目。
蜿蜒峰头三百里,芙蓉一片空中起。
翠荫俄从松顶飞,滩声每到泉根止。
泉影松光锁洞门,氤氲元气无朝昏。
青斿绀节真人仗,瑶草琪花玉女魂。
孝标堂里云无数,初平石畔烟常护。
仿佛桃源见去舟,须臾樵径迷归路。
归路千山杳蔼中,咄嗟双驭凌天风。
仙台神理岂终閟,毛发或与精灵通。
洞天仙吏南宫后,袖底嵯岈今在否。
山灵咫尺妒烟霞,排空应见龙蛇走。

注释

金华:指浙江金华山。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地。三十六:形容多。盘薄:环绕。灵胚:灵气。横地轴:横卧大地。星分婺野金争华: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的山峰,像天上的金星一般灿烂夺目,争夺着天空中的阳光。钟脉:山石的脉络。坡陀:山坡。亘:横贯。绵延不断。蜿蜒:曲折。峰头:山峰的顶部。三百里:形容山高。芙蓉:荷花的别称。一片:满山遍野。翠荫:翠绿的树荫。俄从:一会儿就从。松顶飞:从松林上空飞逝而过。滩声:水声。每到:每次经过。泉根:泉水的源头。

青斿(yōu由):青色羽毛。绀节:青绿色的玉石。真人仗:神人用的仪仗。瑶草琪花玉女魂:瑶草、琪花都是仙草,玉女的魂魄是神仙的灵魂。孝标堂:指张孝标在洛阳的家宅。云无数:云雾缭绕。初平:地名,在今山东泰安附近。石畔:山石旁。烟常护:云雾常常环绕保护着山石。桃源:传说中的理想世外桃源。去舟:离去的小舟。樵径:砍柴人的小路。

归路:归途的道路。千山杳蔼:重重青山迷蒙苍莽。杳蔼:模糊不清的样子。咄嗟(duō jiē)双驭:一声令下,驾驭好马。凌天风:乘风破浪,直上云霄。仙台:神仙的居所。神理:神仙的道理。岂终閟(bì闭):难道永远不开放吗?扃(jīng井)闭:关闭。毛发:头发和毫毛。或:或许。精灵:神异的事物。通:相通。

仙人官吏南宫后:指仙人居住在南宫附近的后土祠内。袖底嵯岈:袖子里藏着的奇石。嵯岈:参差不齐的样子。今在否:现在是否还在那里。

山灵:山中神灵。咫尺:近在咫尺,比喻很近。妒烟霞:嫉妒云雾和彩霞。龙蛇走:龙和蛇在云雾中奔跑。

赏析

这首诗为《金华洞天歌赠米友石先生》,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描写的是金华山的自然风光以及山中仙境,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情怀。

首句以“海内洞天三十六”起笔,点明了金华山的神奇魅力,仿佛在说:“这世上有三十六处神奇的洞天福地。”这里的“三十六”并非实数,而是虚指,用词巧妙,既突出了金华山的神奇之处,又暗示了金华山的美丽和富饶,令人向往。

第二句“蟠薄灵胚横地轴”,进一步描绘了金华山的壮丽景色,仿佛在说:“这片土地上,有着横卧于地轴上的灵气孕育的宝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金华山比作一个孕育着无尽灵气的宝地,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接下来的三句“星分婺野金争华,钟脉坡陀亘天目”,则将金华山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婺州的山峰如天上的金星般灿烂夺目,横贯天际;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势,则如同一条长长的巨龙,盘踞在天地之间,令人惊叹不已。

第四句“蜿蜒峰头三百里,芙蓉一片空中起”,更是将金华山的壮丽景色推向了高潮。那些山峰宛如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峰顶之上,令人叹为观止。而在那片广阔的湖面上,芙蓉花如同一片片盛开的花朵,点缀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接下来的句子“翠荫俄从松顶飞,滩声每到泉根止”,则将金华山的自然生态描绘得栩栩如生。那翠绿的树林从山顶生长而出,枝叶繁茂,犹如一把把伞盖遮挡住了阳光;而在那潺潺的溪流边,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故事。

第五句“泉影松光锁洞门,氤氲元气无朝昏”,则将金华山神秘莫测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泉影、松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而那氤氲之气弥漫在整个山谷之中,似乎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第六句“青斿绀节真人仗,瑶草琪花玉女魂”,则将金华山的神仙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身着青色羽毛、手持青玉节杖的神人们,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是从仙境中走出来的神仙一般;而那些飘浮在天空中的瑶草、琪花,更是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

最后两句“孝标堂里云无数,初平石畔烟常护”,则将金华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张孝标曾在此留下足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那位于石畔的初平寺,更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金华山的自然风光、历史底蕴和神仙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