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江流带女墙,飞楼百尺俯苍茫。
筵前却怪当年事,鹦鹉何缘到楚乡。

诗意地解读《黄鹤楼》

从诗人视角感受古代建筑与自然美景融合

  1. 诗歌原文
    落日江流带女墙,飞楼百尺俯苍茫。
    筵前却怪当年事,鹦鹉何缘到楚乡。
  2. 译文及注释
    2.1 诗句翻译
    2.1.1 落日江流带女墙:形容夕阳下江水的流动,仿佛带着女墙的轮廓。
    2.1.2 飞楼百尺俯苍茫:描述高楼上俯瞰远处的景象,视野开阔但略显迷茫。
    2.1.3 筵前却怪当年事,鹦鹉何缘到楚乡:感叹时光流转,昔日之事已不可追忆,更感慨鹦鹉如何来到这楚地。
    2.2 注释解释
    2.2.1 女墙:古代建筑中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矮墙。
    2.2.2 苍茫:辽阔而模糊不清的意思。
    2.2.3 筵前:指宴席之前或宴会之中。
    2.2.4 楚乡:古代楚国所在的地区,这里特指楚国。
  3. 赏析
    3.1 艺术特色
    3.1.1 运用夸张修辞,如“带”字将落日与江流结合,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3.1.2 通过对比手法,将飞楼、苍茫和宴前进行并列描写,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3.2 情感表达
    3.2.1 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感叹世事变迁,对历史的沧桑感怀不已。
    3.2.2 对于昔日的往事充满怀念,尤其是对曾经在此留下深刻印象的鹦鹉。
    3.3 历史背景
    3.3.1 黄鹤楼作为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诗人对此充满兴趣。
    3.3.2 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使黄鹤楼成为了文化的象征。
    3.4 创作意图
    3.4.1 诗人在创作《黄鹤楼》时,旨在通过对黄鹤楼的描摹,传达对过去岁月的留恋之情。
    3.4.2 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