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谁不耽,芳浦嬉以遨。
奇服自廉洁,巃嵷出兰皋。
新声不定方,雅琴中自操。
东日矢明睐,朝云谑垂髾。
谁云声色误,声色方陶陶。
【注释】
瑶华:美玉。谁不耽(dān):谁能不贪恋。芳浦:香美之河。嬉以遨:嬉戏而漫游。奇服:奇异的服饰。巃嵷(fēngláo):高耸。兰皋:水边。新声:清亮的声音,指歌声。不定方:声音高低不定,形容歌声婉转动听。雅琴:高雅的琴。中自操:心中自己演奏。东日:太阳。矢明睐:明亮如日月。矢,通“使”,使、令。朝云:早晨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色或事物。谑:戏弄、玩笑。垂髾(hén):下垂的头发。
【译文】
谁能不贪恋瑶华呢?在芳香的河边嬉戏着,漫游着。奇异的服饰是那么廉洁,从高高的山上飘然而出。新歌声高低不定,高雅的琴声就由心中自己弹奏。太阳出来,明亮的光辉使人欢欣鼓舞,美丽的朝云在玩耍,好像在开玩笑。谁说声色能误人,其实正是它们让人陶醉啊!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二句总写景物之美,后四句专写景之美,用比兴手法表达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全诗可分为两层意思来理解。一层写自然景物之美;二层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前六句主要描写诗人游赏时所见的自然景物及其特点,其中“奇服”、“巃嵷”两句,写山势之高大突兀,突出了山的美;“新声”两句,写山中水声的美妙动听,突出了水的清幽。后四句,写诗人游赏时的情致与感受。“谁云”两句,说人们常被声色所迷,其实这正是自然景物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自然景物才有如此美妙的声音和颜色。末两句写景已至佳境,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谁言声色误,声色方陶陶。”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景物赞美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游赏过程的概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