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腥风动蓟门,鼓鼙声死日黄昏。
殷忧共忆宵衣久,遗泽犹闻血诏存。
满目河山留义烈,故宫黎庶逐啼魂。
江流不尽敷天耻,薪胆凭将献至尊。
【注释】
闻变 其一:闻,听说。闻听朝廷有难的消息。变:变乱,指藩镇李克用之乱。殷忧,深忧。宵衣,勤于政事。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血诏,皇帝的诏书。黎庶,百姓。啼魂,惊惶失措的样子。敷天,遍天。薪胆,以火熏烤的胆,比喻忠心耿耿。将献至尊,将要献给皇上。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闻“变”后所感。“闻变”,即得知朝廷有难的消息。“腥风”,是形容战乱中空气污浊、令人窒息的感觉。“鼓鼙声死日黄昏”,意思是说听到叛乱的消息时,正是黄昏时分鼓声震天,战旗招展。诗人在这时想到的是战争和死亡,感到悲愤和恐惧。后两句写对朝廷的怀念和对人民的关心。“共忆”,一起回想,“宵衣”,指为官勤政,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殷忧”,深深忧虑,这里指国家动乱带来的忧愁。“遗泽”,遗留下来的恩泽。“血诏”,指皇帝的诏书。“黎庶”,即老百姓。“逐啼魂”,指人民惊恐得如受惊吓而四处奔走,哭声震天。“江流不尽敷天耻,薪胆凭将献至尊”,意思是说长江之水不能洗净满天下的耻辱,我愿意把这颗赤胆忠心献给圣明的皇帝。最后两句是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江流”,指长江。“不尽”是说永远也洗刷不完的意思。“敷天”,遍天,指天下广大无边。“至尊”,指皇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长江之水永远洗刷不尽那满天的耻辱,我将怀着一颗至诚之心去向皇上尽忠报国。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朝廷有难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抒发了他对朝廷忠诚报国的决心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