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丛里岁华淹,且放馀情上兔尖。
鸿雁忽将秋色至,轩窗时见晚凉添。
望迷红树家千里,立尽青霄月一帘。
但把行藏参易理,卜居何用远求詹。
【注释】
簿书:官府文书,此处指官场。
鸿雁:大雁。
红树:指秋天的树木。
行藏:处世进退。
易理:变通的道理。
詹:通“蟾”,月之别名。
赏析:
这首七绝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思归之情,以及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首句写秋日里公务缠身,岁月蹉跎,心情郁闷;次句说将余情寄托于登高望远,寄情山水之间。“兔”是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认为与月亮同属一气,因而把兔与月亮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中郁结难舒的情怀,同时寄寓着诗人渴望解脱的心境。
第三句写鸿雁飞过,秋天的气息也随之而至。“鸿雁”即候鸟,古人以为鸿雁南翔北归,能传递消息,所以常用来象征书信。这里用鸿雁来比喻诗人对远方故乡、亲人的思念。
第四句写诗人登上楼台,只见晚风送来阵阵寒意,使人顿觉凉意袭人。这一句描写出诗人在秋日傍晚时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无奈。
第五句写诗人站在楼台上远视远处,只见一片红叶飘落,映入眼帘的是千里之外家国的秋景。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他思乡念国的情感。
第六句写诗人立于楼台之上,仰望夜空,只见一轮明月挂在天际,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登高望远、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第七句写诗人立在楼上,眺望远方,只见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之中,犹如一道窗帘般遮住了大地上的万物。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登高望远、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最后一句说诗人只要参透变通的道理,就无需去求取功名富贵。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