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斧何年劈,双峰竦翠螺。
鲜云春自合,隹气夕偏多。
影倒崦嵫峪,光回若木柯。
群山无与并,天外倚嵯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劈山 —— “劈”意为劈开,这里指的是用神斧劈开山峰的景象。
神斧何年劈,双峰竦翠螺。 —— “神斧”象征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何年”表示时间久远,”劈”指用斧头砍断山峰。”竦翠螺”形容山峰如同翠绿色的螺壳一样挺拔。
鲜云春自合,隹气夕偏多。 —— “鲜云”可能是指新鲜的云雾,”自合”意味着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隹气”可能是某种特殊的气息或者气候现象,”夕偏多”暗示这种景象在傍晚时分更加明显。
影倒崦嵫峪,光回若木柯。 —— “崦嵫峪”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陕西省。“光回”可能是指阳光反射或折射回来的情景。”若木柯”可能是树木的枝条或者某个物体的一部分。
群山无与并,天外倚嵯峨。 —— “群山”指的是周围的山峦,”无与并”意指它们无法与之相比,强调了山峰之高大。”天外倚嵯峨”描绘了山的雄伟壮观,仿佛耸立在天空之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首句以神斧劈山开篇,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随后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云雾缭绕、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山峰之美,以及夜晚山影倒映于山谷的景致。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