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问天天可呼,天与人意转相迂。
年来苦海愁难帚,念里高阳遇岂徒。
释我形骸非放浪,松伊造化可胡卢。
平生心事和盘托,恕得狂奴态也无。
注释:
搔首问天天可呼,天与人意转相迂。
年来苦海愁难帚,念里高阳遇岂徒。
释我形骸非放浪,松伊造化可胡卢。
平生心事和盘托,恕得狂奴态也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郡寓别后有感而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搔首问天天可呼,天与人意转相迂。”诗人搔首问天,表示他的困惑和迷茫。他认为天空可以呼出人的声音,但人与天之间的默契却难以达到。这里的关键词是“搔首”,表现出诗人的无奈和困惑;“问天”则表达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求索。同时,“天与人意转相迂”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天地间的相互感应和联系的理解。
“年来苦海愁难帚,念里高阳遇岂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和挫折的认识。他认为人生的苦海是无法扫除的,而那些遭遇高阳的贵人也只是暂时的。这里的关键词是“苦海”,“高阳”,分别代表着人生的困境和幸运。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无奈。
“释我形骸非放浪,松伊造化可胡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形象和人生观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形骸并不需要放荡不羁,而是应该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这里的关键词是“形骸”,“松树”,“造化”,它们代表了诗人对于自我形象和人生观的独特见解。
“平生心事和盘托,恕得狂奴态也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思所想的坦诚表白。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考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并原谅了那些狂野的人。这里的关键词是“平生心事”,“狂奴态”,它们代表了诗人对于个人经历和性格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