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江潭岁欲深,形容憔悴独行吟。
看云每动思亲念,抚剑空怀报国心。
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
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

秋日武陵客舍写怀其三[注释] 放逐江潭:被贬谪在长江边的州郡,即流放。岁欲深:岁月已深。形容憔悴:容颜消瘦。独行吟:独自一人行走吟哦。看云:指登高遥望。思亲念:思念亲人。抚剑:持剑,喻指报国心。关河牢落:关塞河流险要之处,已经沦陷、空寂无人。雁书:书信。沈: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律。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放逐江潭岁欲深”,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到江潭的岁月已深。这里使用了“放逐”一词,既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痛苦,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精神。

次句“形容憔悴独行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与憔悴。这里通过“形容憔悴”和“独行吟”两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被贬谪者的形象。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云每动思亲念”,诗人常常登上高处观云,看到云朵飘动时,便会想起远方的亲人。这里的“看云”和“思亲念”两个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

随着战乱不断,国家局势日益动荡,诗人心中也充满了忧虑。“抚剑空怀报国心”,这句表达了诗人虽有报国之志,但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他手中的剑,虽然曾经承载着他的雄心壮志,但现在却只能空抱拳心,感叹世事无常。

随后,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看到了不同的景色和人事。“岛屿微茫乡土异,关河牢落雁书沈。”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故乡的变化和国家的危难,深刻地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最后一句“晚来何处堪惆怅,斜日猿声枫树林。”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远方,他不禁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夕阳西下,猿声四起,枫树林中的落叶飘舞,这一切都让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惆怅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的描绘以及对其故乡和国家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