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难成自可嗟,那堪旅食向天涯。
沧江断雁惊秋思,青镜流年感物华。
落日丹枫愁里树,故园黄菊梦中花。
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
【注释】
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附近。客舍:旅店。嗟:叹息。
沧江断雁(jiàn)惊秋思:形容秋天的景色使心情受到刺激而产生悲凉之感。
青镜:古代妇女用来照容的镜子。流年:指时光流逝。物华:自然景物和事物的美好景象。
丹枫:枫叶呈赤红色。黄菊:菊花的颜色是黄色。梦家:梦回家中。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因受谗被贬到永州当司马,过着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活。这首诗便是作者在永州时所作。前四句抒发了对功业无成的感慨和旅居他乡的悲哀;后四句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含蓄,风格沉郁顿挫。
首联“功业难成自可嗟,那堪旅食向天涯。”两句以慨叹的语气,抒写自己功业难就,只好飘泊异域,远离故园的苦闷心情。诗人用“难成”二字,表明自己建功立业之志不灭,但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因而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发出“嗟”字长叹。“那堪”,即哪堪,怎堪忍受。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由感叹转而为不平,再由不平转而为愤慨。一个“堪”字,既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又透露出一种怨愤之情。“旅食向天涯”,则更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飘泊流离之苦。诗人身处异地,身不由己,只好随处寄食,其漂泊之苦,不言可知。
颔联“沧江断雁惊秋思,青镜流年感物华。”两句从眼前具体景物触发起对往事的回忆。“沧江断雁”,是说孤鸿失侣,哀鸣于空旷的江天之间,引起自己的无限愁思。“青镜流年”,是说年已渐老,鬓已渐白。“物华”句,是说自己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却无心欣赏,因为心如止水,无法感受到它的美丽。这两句通过描写孤雁和白发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因功业未成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因年岁增长而产生的迟暮之感。
颈联“落日丹枫愁里树,故园黄菊梦中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心境。这里,诗人把目光转向了眼前的景致。在黄昏时分,红艳的丹枫映衬着诗人忧郁的心情,使人感到更加凄凉;而那梦中依稀可见的故乡黄菊,更增添了一份惆怅。这两句诗通过落日、丹枫、故园等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尾联“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内心的感受。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漂泊的生活,回到故乡?这个问题反映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诗人只能在西湖边独自面对美景,回忆家乡,感叹时光荏苒。这两句诗通过对“归计”和“苦忆家”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也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牵挂和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细致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因功业未遂而感到悲凉、孤独、无奈的诗人形象。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