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辞汉宫,一去天万里。
欲写琵琶词,无由献天子。
【注释】:
- 昭君曲二首其一:指王昭君出塞的典故。
- 含情辞汉宫:含情指王昭君含着对故国的深情,辞汉宫即告别汉宫。3. 天万里:天之遥,形容路途遥远,一去就是万里之外了。4. 欲写琵琶词:琵琶,古代乐器,这里指弹拨乐器。5. 无由:没有方法或手段。6. 献天子:献给皇帝,这里指献给汉朝的皇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题中的“昭君曲”指代王昭君的故事。王昭君,名嫱,字昭仪。原为汉元帝宫女,入宫前,曾答应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3年-公元前31年在位)。后来,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被迫向汉称臣,要求和亲。汉元帝遂选宫女十八人配嫁给他,王昭君是其中之一。她出嫁时,涕泣不已,临别时回望长安城,无限眷恋之意溢于言表。本诗就描写了她的这种情感。
“含情辞汉宫,一去天万里”,诗人以“含情”二字总领全篇。“含情”,即含着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辞汉宫”,即告别汉宫。“含情辞汉宫”,点明王昭君的身份、使命和所处环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在历史上有记载。据《汉书·元帝纪》,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求见帝,愿和亲,“请掖庭令许孊女五人充后宫,仍遣大黄狗与五物,上(皇帝)御犬以付单于”。于是,“乃选宫女宜予者十余人,益其夫使使者副送之”。王昭君就是在被选中的十余名宫女中,被选送到匈奴的。王昭君出塞和亲之后,“复求归汉,帝不得已而遣之”。“含情辞汉宫”一句,既概括了王昭君的身世、使命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又表现了她离别故土时的复杂心情,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深厚。
“欲写琵琶词,无由献天子。”这两句紧承“含情辞汉宫”,进一步写她内心的矛盾。“写琵琶词”,是指她在离别故土的时候,想弹奏一曲琵琶曲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作为朝廷命妇,她不能随便奏乐,更不能直接向皇帝献歌献舞,只能将满腹的思乡之情,化为琴声和琵琶声,倾诉给远方的亲人。“无由”,即没有办法;“献天子”,即献给皇帝。这两句诗,既是王昭君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又揭示了当时宫廷中妇女的特殊处境,即女子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只能把这种情感压抑在自己的内心。
这首诗通过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故事来抒发作者自己心中的感慨。王昭君的“含情辞汉宫”与自己的“欲写琵琶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昭君虽然面临困境,但仍保持着对故国的感情,而自己则因为身负政治责任,无法像王昭君那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王昭君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