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缭绕向城东,秀色苍苍耸碧空。
雾暗碧纱笼翡翠,月明秋水浸芙蓉。
层岩有路何人到,古树无枝少鹤踪。
镇日相看浑不厌,丹青写入画图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焕文山》。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名山缭绕向城东,秀色苍苍耸碧空。
  • 注释: “名山”指的是著名的山峰,这里特指焕文山。”缭绕”形容山峰环绕的样子。”向城东”表示山峰位于城的东面。”秀色苍苍”描绘了山峰的壮丽景色,”耸碧空”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触碰到了天空。
  1. 雾暗碧纱笼翡翠,月明秋水浸芙蓉。
  • 注释: “雾暗碧纱”形象地描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将山峰笼罩在一层碧绿的面纱之下。”笼翡翠”暗示了山峰被翠绿色的云雾所包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月明秋水”则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映照下的湖面,如同秋天的水面上洒满了芙蓉花。
  1. 层岩有路何人到,古树无枝少鹤踪。
  • 注释: “层岩”指的是山体分层的情况,暗示了山的陡峭和险峻。”有路何人到”意味着虽然有很多路可以到达山顶,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到达。”古树无枝少鹤踪”则是说山上的古树因为没有树枝而显得更加孤独,同时也很少有大雁等鸟类的踪迹。
  1. 镇日相看浑不厌,丹青写入画图中。
  • 注释: “镇日”指的是整天、每天。”相看”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山的喜爱之情,他愿意每天都来欣赏它。”浑不厌”意味着无论多少次看到,都不会感到厌烦。”丹青”指的是绘画用的颜料和工具,”写入画图中”表示他将这种美景深深地刻画在心中,希望有一天能够以画作的形式展现出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焕文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自然风貌。首句通过”名山缭绕向城东,秀色苍苍耸碧空”,描绘了焕文山巍峨壮观的画面,令人心生敬畏之情。第二句中的”雾暗碧纱笼翡翠,月明秋水浸芙蓉”,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山峰和夜空的美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般的画卷之中。第三句”层岩有路何人到,古树无枝少鹤踪”,则通过对比,突显了山峰之险峻与古树的孤寂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之情。最后一句”镇日相看浑不厌,丹青写入画图中”,更是将作者对焕文山的喜爱之情推向了高潮,他将这份喜爱深深地刻在了心中,期待有一天能够用画笔将其展现给世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