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似当年浴佛城,九龙颔下响峥嵘。
泻来绝壁千行玉,散作灵岩一片晶。
潆向池前环镜合,滴穿石上乱珂鸣。
梵天镇日花成雨,空翠侵衣暑不生。

五泉飞瀑

曾似当年浴佛城,九龙颔下响峥嵘。

泻来绝壁千行玉,散作灵岩一片晶。

潆向池前环镜合,滴穿石上乱珂鸣。

梵天镇日花成雨,空翠侵衣暑不生。

注释:

  • 曾似当年:仿佛曾经。
  • 浴佛城:佛教中的一种说法,认为佛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洗礼。
  • 九龙颔下:形容瀑布像九龙的下巴一样,声音回荡。
  • 峥嵘:形容声音高亢而响亮。
  • 泻来: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
  • 绝壁千行玉:形容瀑布如同玉石般在绝壁之上流淌。
  • 散作:分散开来。
  • 灵岩一片晶:形容瀑布落下后形成的水花晶莹剔透。
  • 潆向:环绕着流向。
  • 池前:水池的前面。
  • 环镜合:比喻瀑布如同镜子一样将景色映衬得十分清晰。
  • 滴穿:水滴穿过石头的孔洞。
  • 乱珂鸣:形容水滴落下时发出的清脆声响。
  • 梵天镇日:形容瀑布的声音大到能够使天空都为之静默。
  • 空翠侵衣:形容四周的景色如翠绿色一般,使得衣物都被湿润了。
  • 暑不生:指因为瀑布带来的清凉使得周围的暑气无法滋生。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壮丽的瀑布画面。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将瀑布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曾似当年浴佛城”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瀑布以生命和情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佛教文化。第二句“九龙颔下响峥嵘”则直接描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九龙颔下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瀑布的气势。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瀑布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泻来绝壁千行玉”形容瀑布如同玉石一般在绝壁上流淌,“散作灵岩一片晶”则形容瀑布落下后形成的水花晶莹剔透,如同宝石一般。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展现了瀑布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则是对瀑布周边环境的描述。“潆向池前环镜合”比喻瀑布如同镜子一样将景色映衬得十分清晰,“滴穿石上乱珂鸣”则形容水滴落下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态的美。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瀑布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