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

诗句释义

  • “秋三已足悲,如何反加一”:秋天的三次已经够让人感到悲伤的了,为什么还要再增加一种痛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秋天带来悲伤的感受。

  • “历乱数回风,低徊惜往日”:风吹过,带来了纷乱的感觉,诗人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

  • “寻幽竟夕吟,不见所俦匹”:在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时,整晚都在吟诵诗歌,但并没有找到可以匹敌的对象。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拟从沧海填,颇畏天河溢”:我打算用大海来填满这些愁绪,但又怕像天河一样溢出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排解心中烦恼但又担心无法做到的心情。

  • “安得乘槎人,相依帝子膝”:如果能找到能乘着木筏的人,我愿意和他(她)一起坐在神仙的膝盖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的渴望。

  • “机丝夜夜纶,愁绪朝朝失”:夜晚的每一丝机丝都牵动着我的心事,使我的愁绪不断失去控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时刻感受到的忧愁和无奈。

    译文

    秋天的三次已经足够令人感到悲伤的了,为什么还增加一种痛苦?

秋风扰人,使人怀念过往的日子;
我在寻找内心的平静而吟诗至深夜,但找不到能与自己匹敌的存在;
我想用大海的宽阔来填满我的烦恼,却害怕它如同天河一般泛滥;
如果能找到能够乘筏的人,我愿意与他共坐神仙的膝下。

夜晚每一根机丝都牵动着我的忧虑,使我的愁绪每天不断增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感伤和孤独。诗中通过对秋天、风、往事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反复强调“秋”、“风”、“过去”等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历乱数回风”、“寻幽竟夕吟”、“拟从沧海填”,以及“愁绪朝朝失”,都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感受。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自然元素和个人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深度。

诗人还运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如“乘槎人”、“帝子膝”,既增加了诗的含义层次,又丰富了诗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象征和隐喻为诗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