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维何,山经匪一。
缅彼殊姿,空俦凡质。
何翮冲天,奚羽拂日。
风去雨还,烟栖雾昵。
蒿篱之下,尚可类悉。
我念冥飞,终非尔匹。
【注释】
空山:指山林。空,空旷。十首:指《诗经·小雅》中的十首诗。其四:即第四首。维何:为什么。匪一:不止一种。缅(miǎn)彼:思念远方的。殊姿(shuānɡ zhī):不同寻常的姿态。俦(chóu):同类,同伴。奚(xī):疑问词。翮(hé):鸟羽。冲天:直上云霄。拂(fú)日:掠过太阳。风去雨还:比喻鸟的飞逝。烟栖雾昵(nì):比喻鸟的栖息。
类:同类。冥(míng):同“鸣”。
【译文】
山中鸟儿是什么?山上有十多种。思念那不同的鸟姿,但它们的翅膀不能直上天空;想它们洁白的羽毛,但不能掠过太阳高高飞翔。飞去又飞回,像风一样;有时在雨中,有时在雾里。虽然在蒿草中栖息,但还能听到鸣叫声。我思念那自由飞翔的鸟儿,但它们不是我的同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山林中各种鸟类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感受。诗人在描写鸟儿时,既注意到它们的外形特征,也注意到它们的生活习性。
前二句写“山鸟”的多而异:“山经匪一”,意思是山上有十多种鸟。这里用“匪一”表示数量之多,说明山中鸟的种类是很多的,并非只有一种鸟。这两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为后文进一步描绘鸟儿的不同特点作铺垫。
后四句主要写这些鸟儿的不同特点:
第三句写“殊姿”。“殊”,不同于。鸟的形态姿态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第四句写“空俦凡质”。“徒”,白白地,白白地与“殊姿”相对应,突出鸟的形态姿态的特点。“俦”,同伙,同伴。“凡质”,一般质地,指鸟一般的样子。“奚”,怎么,疑问词,这里是哪里的意思,用来强调鸟不同寻常。“奚羽”,也就是上一句的“翮”,指鸟的翅膀。
第五、六句进一步写鸟的飞翔和栖息。“何翮冲天”,说这些鸟的翅膀多么有力,能够直冲云霄。“奚羽拂日”,说这些鸟的羽毛多么洁白,能够掠过太阳高高飞行。这里,诗人通过“冲天”、“拂日”,“何羽”、“奚翮”的对比,突出了鸟的雄壮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鸟儿的喜爱之情。
最后四句写鸟的栖息。“风去雨还”,写鸟的飞逝不定。“烟栖雾昵”,写鸟的栖息之处常常是在烟雾之中。“尚可类悉”,意思是虽然在蒿草中栖息,但还能听到鸣叫声。“类”字在这里有类似之意,“悉”字是全部的意思。这四句是说,鸟儿虽然栖身于蒿中,但它们的生活习性还是和人相似,可以听到它们的鸣叫声。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