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有樵,采薪翘翘。
西山有樵,刈薪萧萧。
南山有樵,束薪百条。
北山有樵,负薪逍遥。
薪之槱之,暮暮朝朝。
行歌相答,出入相招。

这首诗是《诗经·国风·卫风》中的一首,全诗共六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空山十首 其七 山有樵
东山有樵,采薪翘翘(意思是:东山上有人砍柴,他的动作轻盈而优雅)。
西山有樵,刈(yì)薪萧萧(意思是:西山上也有人砍柴,他的动作整齐而有序)。
南山有樵,束(dài)薪百条(意思是:南山上也有人在砍柴,他们捆好了很多木柴准备出售)。
北山有樵,负(fù)薪逍遥(意思是:北方山上也有人在砍柴,他们背起了很多的木材在悠闲地行走)。
薪之槱(yóu)之,暮暮朝朝(意思是:这些木材都被存放起来,日夜不停地被用来取暖)。
行歌相答,出入相招(意思是:他们唱着歌互相应答,来去时相互招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西、南、北各个方位山上都有人砍柴的繁忙景象。通过对比不同山上樵夫的不同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生活节奏。此外,诗中的“行歌相答,出入相招”也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友好交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热闹而有序的山间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